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首页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新华社】专家呼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
【农民日报】农科专家创建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
【新华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 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农民日报】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我国奶源基地、乳品加工、质量安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新华社】专家呼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
2025-05-15
【农民日报】农科专家创建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
2025-05-14
【新华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 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5-13
【农民日报】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5-13
【光明日报】我国奶源基地、乳品加工、质量安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25-05-13
图片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活动
党群动态
媒体牧医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
27
2019.05
[工人日报]我科学家发现并命名新真菌资源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世界农业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博士带领国际团队在真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并命名了新的真菌资源,为探索真菌资源提供了方法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真菌多样性》。 真菌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球真菌包括各...
15
2019.04
[CCTV]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新闻联播》在“春耕走一线”节目中报道“摆脱种源引进 自主育鸭降本增效”系我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CCTV]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新闻联播》在“春耕走一线”节目中报道“摆脱种源引进 自主育鸭降本增效”系我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09
2018.10
[经济日报]农科院养起“绿色”猪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约62%,占世界猪肉总产量近50%。但我国却不是养猪强国,在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生态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14
2018.09
[新华网]中国农科院“绿色技术”有效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技术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组织实施奶牛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国奶业生产提质增效、促进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 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的奶牛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观摩会上说,与奶业...
14
2018.09
[科技日报]养殖业应从疫苗药物依赖转向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属烈性传染病,猪一旦被传染,致死率可高达100%。在9月11日于河南驻马店市结束的“全国生猪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项目”现场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宏福表示,我国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过度依赖疫苗、药物,未来应转向生物安全防控,比如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设施、人员素质等。
14
2018.09
[中国科学报]不走寻常路 养出“绿色猪”
“猪粮安天下”。猪是六畜之首,生猪产业同样是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尽管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62%、占世界猪肉总产量近50%,却不是养猪强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3
2018.08
[农民日报]首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李丽颖)“12万”“14万”“16万8000元”……8月10日,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举行的首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随着拍卖师一锤落下,来自内蒙古科尔沁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头西门塔尔种公牛,以22万元的成交价成为拍卖会上的标王。
30
2018.07
[CCTV]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在“农业即将到来的颠覆”节目中报道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科技创新团队“猪基因编辑技术及应用”成果
相关链接:http://tv.cctv.com/v/v1/VIDEHFmT9DZy3trYtvqv9AVv180524.html(12分25秒—22分17秒)。
25
2018.07
[中国科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揭秘北京鸭基因改变
本报讯(记者唐凤)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与北京鸭白羽和体型较大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一发现揭示了北京鸭经过几百年选择形成的一些性状的遗传基础。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通讯》杂志。
25
2018.07
[新华社]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北京鸭体型变大羽毛变白秘密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董峻、王榕)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系统解析了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成功定位了羽色和体格大小这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为畜禽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03
2018.05
[中国科学报]国产奶走上优质乳之路
本报讯(记者秦志伟)再过段时间,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换用新包装,每盒奶产品将有营养品质标识,消费者将可通过标识选择不同质量等级的牛奶。建立优质乳营养品质标识制度,正是实施优质乳工程的目的之一。
27
2018.04
[中国农业新闻网]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日前,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组成。
28
2018.03
[工人日报]我科学家发现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黄哲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瘤胃微生物与纤维降解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高效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杂志《生物质技术》上。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大力发...
09
2018.02
变污为宝,养猪场不再“臭名昭著”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记者李禾)俗称“粮猪安天下”。生猪养殖不但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河南是生猪养殖大省,数量位居全国前三甲。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面临环保、食品安全等压力,河南等传统...
09
2018.02
[科技日报]“南猪北移”别让环境承受不了
科技日报北京1月30日电(记者李禾)据初步统计,东北地区在建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已超过615亿元,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栏1540万头。国内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布局东北地区。 “近两年来,南猪北移已成为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浦华1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
22
2017.12
[光明日报]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光明日报12月19日电(光明融媒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由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承办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牧医所所长、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秦玉昌介绍,为全面提升我国畜牧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农业科技...
24
2017.11
[经济日报]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为鸽业插上科技翅膀
经济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徐胥)“鸽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成为特种养殖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好项目,也是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好选择。”在日前举行的“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介绍说。 作为鸡、鸭...
16
2017.11
[农民日报]奶牛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成效显著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11/08/nw.D110000nmrb_20171108_6-06.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5
2017.10
[中国科学报]绿色集成技术牵住奶业“牛鼻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0/391970.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4
2017.07
[农业部网]我国完善复原乳鉴定标准
上一页
16
17
18
19
下一页
综合新闻
牧医所举办第三期“两病”诊断技术培训班
我国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到牧医所调研交流
牧医所与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推进肉牛育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