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2025.05
    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9-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家健,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副主席大卫·...
  • 12
    2025.05
    牧医所2025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班圆满结班
    5月8日至9日,牧医所2025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所长张军民参加培训,所党委书记张明富作开班式讲话。 张明富强调,全所党务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的基层组织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做好党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紧扣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 29
    2025.04
    侯水生研究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研究员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也是我所专家首次问鼎此项崇高荣誉。 侯水生院士长期从事水禽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在科研实践中,他坚定执着,勇于创新,...
  • 29
    2025.04
    我国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4月27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由陈化兰院士、任发政院士、康相涛院士以及来自科研院所、企业一线的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创建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科技成果开展了评价。 鸡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24年全国肉鸡出栏14...
  • 23
    2025.04
    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解析紫花苜蓿结构变异对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助力紫花苜蓿遗传改良
    2025年4月2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以“Pan-genomic analysis highlights genes associated with agronomic traits and enhances genomics-assisted b...
  • 24
    2025.04
    牧医所与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推进肉牛育种合作
    为深入落实中老肉牛育种合作协议,推进肉牛育种领域务实合作,4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在京召开中老肉牛育种合作项目座谈交流会。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院院长佩特玛妮桑·尚赛亚桑、老挝国家动物和渔业司副司长潘塔冯·翁桑潘,牧医所所长张军民、副所长李俊雅出席...
  • 22
    2025.04
    奶业创新团队鉴定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并创制新型绿色脲酶抑制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开发建立了优势酶结构驱动的微生物组靶向功能调控方法,鉴定并解析了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获得新型植物源脲酶抑制剂,对尿素饲料高效利用和微生物群靶向功能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宏(iMeta)》上。 微生物群落...
  • 21
    2025.04
    我所科研成果亮相“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成就”主题展
    4月18日—20日,2025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山东青岛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多项动物营养与饲草饲料领域科研成果亮相“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成就”主题展。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监督检查司司长王乐君莅临牧医所展...
  • 20
    2025.04
    我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喜获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
    2025年4月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我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熊本海研究员牵头完成的“畜禽智能养殖关键感知技术与养殖设备创制” 成果喜获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  该成果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数字化程度低、养殖模型及智能作业设备缺乏、主要智能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
  • 14
    2025.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等重点专项项目在京联合启动
    4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及“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3个重点专项5个项目联合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
  • 07
    2025.04
    猪端粒到端粒基因组组装揭示耐寒耐热相关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从猪端粒到端粒(T2T)基因组的组装、着丝粒特征、三代测序检测结构变异(SV)、图形泛基因组构建及耐寒和耐热相关基因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猪T2T基因组研究的重要价值及广泛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宏(iMeta)》上。 当...
  • 24
    2025.03
    牧医所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3月21日,牧医所召开2025年第1次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部院有关干部大会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侯水生交流参会体会,所长张军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书记张明富主持。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
  • 13
    2025.03
    华西牛出口老挝 中国肉牛种业迈出国际市场新步伐
    2025年3月11日,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项目在老挝万象正式签约,中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成功开启出口之旅,标志着中国肉牛种业在国际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中国肉牛种业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项目是中国肉牛种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此次合作项目,我国将向老挝提供10...
  • 07
    2025.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25年度第一批公开招聘公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畜牧兽医综合科技创新研究机构。研究所立足于解决国家畜牧业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现有在职职工23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9人,博士生导师7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6人;另有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科辅人员等1000余人。有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四个博士授权点。建所以来,累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目前拥有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国家畜禽改良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8个科研试验基地。
  • 07
    2025.03
    牧医所妇女工作荣获多项表彰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工委举行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主题活动,对部、院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所荣获多项荣誉。所妇委会获“先进妇女组织”荣誉称号,所财务处获“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王彦芳家庭被评为部、院“五好文明家庭”,张军民获“妇女之友”荣誉称号。
  • 05
    2025.03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整合多组学信息基因组预测新方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多组学信息,研发基因组预测新方法,显著提升了肉牛重要经济性状的预测准确性,为揭示复杂性状遗传基础和优化基因组选择策略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学指南(Biology Direct)》上。
  • 27
    2025.02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美藤果油对鸡蛋风味的调控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了日粮添加美藤果油对鸡蛋风味的调控作用,为实现鸡蛋的营养和风味双重提升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鸡蛋的营养和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因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