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的粮饲联产增收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现场会在宁波闭幕。
本次会议以“粮饲联产增收”为主题,聚焦国家饲料粮短缺重大战略需求,共同探讨农艺创新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我国节粮低碳种养融合模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立足我国农业实际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粮饲联产增收”建议的核心是通过“农机—农技—农艺”三位一体融合,实现粮食生产与饲料生产协同增效,精准破解“种养割裂”与资源浪费并存的困境,该建议已被纳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从技术实践上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导向。为推动战略落地,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的“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成为其具象化实施的核心载体。项目以“大食物观”为指引,构建“菌酶工具—替粮技术—日粮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成功攻关形成21项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应用破解非粮原料利用难题,部分场景已实现节省玉米等精饲料15%-30%。在此基础上,这些技术进一步集成形成谷饲、果饲、薯饲、籽饲四大类联产模式,预计将实现“提升30%农地综合产出、减少18%饲料粮进口依赖”的发展目标,不仅让建议的战略构想逐步转化为产业实践,更拓宽了饲料来源、降低了养殖对粮食的依赖,重构了种养融合的农业生产体系,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玉米新型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与产品创制”项目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