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牵头修订的《奶牛复合预混合饲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揭示马身猪源罗伊氏乳杆菌SXDT-32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新机制
  •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综述有机酸耦合冷杀菌在牛肉减菌中的研究进展
  •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成果获JDS高被引论文奖
  • 猪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搭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框架提升猪育种准确性
  •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牵头修订的《奶牛复合预混合饲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25-08-14
  •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揭示马身猪源罗伊氏乳杆菌SXDT-32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新机制
    2025-08-07
  •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综述有机酸耦合冷杀菌在牛肉减菌中的研究进展
    2025-08-07
  •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成果获JDS高被引论文奖
    2025-07-30
  • 猪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搭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框架提升猪育种准确性
    2025-07-16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科研活动
  • 党群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媒体牧医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22
    2022.08
    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揭示丙酸钙对产后奶牛泌乳性能及乳代谢的影响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在丙酸钙对产后奶牛泌乳性能及乳代谢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揭示了丙酸钙缓解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低血钙等代谢疾病,为解决牧场产后奶牛营养代谢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代谢物(Metabolites)》(IF=5.581)上。
  • 16
    2022.08
    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研发出低成本诊断奶牛低血钙症传感器
    近日,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在生物传感器诊断奶牛低血钙症方面取得进展,研发出一种便携、低成本、快速检测奶牛血液中的钙离子的生物传感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29
    2022.07
    动物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防控团队阐述程序性细胞坏死在对抗病原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防控科技创新团队对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调节机制及其在对抗人畜共患病原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文章在线发表在《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上(IF=9.705)。
  • 27
    2022.07
    牧草种质资源团队解析生长素反应因子调控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解析了生长素反应因子调控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为改良植物类黄酮品质的育种提供了潜在的候选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Planta》上。
  • 22
    2022.07
    肉羊遗传育种团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TFDP1通过上调RBP4的转录表达促进山羊颗粒细胞增殖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在山羊多羔性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解析山羊多羔性状分子机制及颗粒细胞增殖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s)》上。
  • 20
    2022.07
    牧草种质资源团队鉴定出紫花苜蓿GRF家族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鉴定和筛选了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重要生长调节因子(GRF)家族基因,为牧草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 18
    2022.07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解析肉羊肌内脂肪组成及其对羊肉风味的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解析了肉羊肌内脂肪的组成及其对羊肉风味的作用,筛选出影响羊肉风味的重要脂质分子,为改善羊肉品质提供了潜在靶点,为肉羊品质育种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IF =9.231)。
  • 15
    2022.07
    奶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团队揭示2'-岩藻糖基乳糖缓解肠道炎症的调控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乳寡糖功能评价上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2'-岩藻糖基乳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黏蛋白表达改善炎症性肠病”已发表在《营养学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
  • 15
    2022.07
    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系统综述基因编辑动物育种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在国际生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表综述文章,对国内外利用CRISPR/Cas9、单碱基编辑器、先导编辑等基因编辑工具提高动物抗病性和生产性能,改善动物福利,培育基因编辑动物育种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13
    2022.07
    家畜营养与调控团队揭示低聚木糖改善仔猪肠道功能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低聚木糖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为提高断奶仔猪抗病力,促进生猪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在化学与聚合物科学研究领域国际顶刊《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上。
  • 11
    2022.07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对黄曲霉毒素M1诱导的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乳铁蛋白对黄曲霉毒素M1(AFM1)诱导的肠道完整性受损的保护作用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乳铁蛋白的潜在有益特性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 08
    2022.07
    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发现调控红豆草缩合单宁生物合成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通过种质资源评价发现调控红豆草缩合单宁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牧草缩合单宁的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上。
  • 06
    2022.07
    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长链非编码RNA在动物生殖中的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调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和雄性不育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5.924)和《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IF=5.032)。
  • 04
    2022.07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鉴定出六个优质地方黄牛品种(类群)的关键风味物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对我国六个优质地方黄牛品种(类群)的牛肉风味轮廓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了与牛肉香气有关的关键风味物质,对地方黄牛品种的开发利用、风味调控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Molecules)》杂志上。
  • 01
    2022.07
    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系统阐述哺乳动物线粒体融合蛋白的生殖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团队系统阐述了线粒体融合蛋白(Mfns)在调控哺乳动物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和分子生命科学(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上(IF=9.261)。
  • 27
    2022.06
    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揭示泰和乌鸡肉品质特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了泰和乌鸡肉品质特征,发现了泰和乌鸡肉的特征脂质分子和风味物质,为泰和乌鸡产品开发和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食品科学与技术(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4.952)。
  • 20
    2022.06
    水禽育种与营养团队揭示蛋氨酸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蛋氨酸调控北京鸭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
  • 17
    2022.06
    肉羊遗传育种团队揭示卵巢miRNA-mRNA网络调控云上黑山羊高繁殖力的分子机制
    近日,牧医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mRNA和miRNA测序技术,对云上黑山羊的卵巢组织开展了研究。通过构建miRNA-mRNA网络,筛选了调控山羊高繁殖力的潜在分子途径,并利用体外实验对候选基因及其调控基因进行了验证,为云上黑山羊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繁殖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内分泌学前沿(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上。
  • 14
    2022.06
    家畜营养与调控团队揭示褐藻寡糖通过调控菌群—睾丸轴改善肥胖雄性生育力的机制
    近日,牧医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揭示了褐藻寡糖通过调控菌群-睾丸轴改善肥胖雄性生育力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谱(Microbiology Spectrum)》(IF =7.17)上。
  • 09
    2022.06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综述宏基因组指导未培养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方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受邀撰写综述文章,阐述了宏基因组指导未培养微生物分离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系统总结了基于宏基因组分离培养未培养微生物的方法。相关综述文章发表在《微生物(Microbiome)》(IF=14.652)。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媒体牧医
  • 【CCTV-13】《朝闻天下》生猪产能偏高 引导调减百万头能繁母猪

  • 【新华社】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市场占有率超过20%

  • 【CCTV-2】《正点财经》我国自主培育肉牛品种加快推广

  • 【农民日报】华西牛单头48万元成交,摘得标王!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