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2016.07
    奶业创新团队鉴定出热应激奶牛的代谢标志物
    近日,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在奶牛热应激发生的代谢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从牛奶中发现了热应激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奶牛热应激诊断和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2016年第6卷。在奶牛养殖业,热应激损害动物健康、降低牛奶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
  • 22
    2016.06
    我所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团队主持的863计划主题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6月14日,科技部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在北京召开农业生物制剂创新技术主题下的“农业药物分子设计与产品创制”和“动物疫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两个项目验收会,我所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科技创新团队朱鸿飞研究员主持的“动物疫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据悉,本项目针对非...
  • 16
    2016.06
    杜立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构建转基因绵羊
    我所杜立新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生成了携带报告基因Rosa26的基因敲入转基因绵羊,该方法具有简单,设计灵活,效率高的特点。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Scientific Reports》http://www.ncbi.nlm.nih.gov/pu...
  • 13
    2016.06
    我所构建首张不同尾型中国绵羊CNV图谱
    近日,我所杜立新教授研究团队通过600K SNP芯片对3种典型尾型的中国绵羊品种构建了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图谱。在国际上尚属于首例,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6月10日正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旗下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按照尾型可分...
  • 08
    2016.06
    “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专家组开展专项集中调研
    2016年5月30日至31日,按照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要求,“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专项开展以“畜禽废弃物处理和养殖设施”为专题的第一次集中调研,调研企业为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自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06
    2016.06
    我所杜立新研究团队发现藏羊适应性分子机制
     近日,我所杜立新教授研究团队选择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的7个地方绵羊品种122只绵羊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揭示了藏羊高原适应性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旗下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藏羊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地方绵羊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对...
  • 23
    2016.05
    我所在干细胞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 我所畜禽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团队利用miRNA 诱导牛神经干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型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并在melatonin的参与下,可显著提高牛神经干细胞重编程效率及促进诱导型多能性干细胞的体外扩增。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
  • 05
    2016.05
    我所召开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
     4月27日,我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项目首席专家杨青川研究员与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八家单位的30多名专家参加了本次观摩会。现场观摩会得到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市畜牧局、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大地牧草...
  • 03
    2016.05
    MSTN编辑梅山猪已获准进入环境释放安全评价阶段
     近日,由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崔文涛副研究员负责制备培育的高瘦肉率MSTN编辑梅山猪,已经农业部批准由中间试验阶段进入环境释放安全评价阶段。该猪在今年完成预定的环境释放安全评价任务后预计将于2017年3月1日正式申报生产性试验,完成生产性试验后即可申报环境安全评价证书。据崔文涛介绍,转基因生物可...
  • 01
    2016.04
    奶业创新团队在复原乳鉴定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2016年4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奶业创新团队)、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修订的农业部行业标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NY/T 939-2016)正式颁布实施。...
  • 28
    2016.03
    我所专家在转基因猪安全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所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率先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对转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猪开展了外源基因的水平漂移、外源基因对机体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的非预期效应等评价研究,为药物筛选基因Neo在转基因领域中的谨慎应用及其科学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该成果于201...
  • 16
    2016.03
    我所专家发现禽流感病毒与鸡宿主互作的关键蛋白因子
    我所家禽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亲和纯化-质谱技术(AP-MS)对H5N1流感病毒聚合酶亚基PA在鸡细胞中的互作蛋白进行了分析鉴定,从生物化学和蛋白互作的角度探讨了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和宿主防御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相关论文“Host cell interactome of PA protein of H...
  • 11
    2016.03
    我所兽医研究室承担的863计划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3月6-7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在北京召开课题总结验收会,我所兽医研究室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科技创新团队朱鸿飞研究员主持的863计划主题项目“动物疫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产品创制”4个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据悉,我所承担的863计划课题“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衣原体感染等人畜共患病分子诊断技术研...
  • 10
    2016.03
    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3月4日,由科技部农村司委托我所牵头的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该项目旨在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畜牧业和畜牧科技发展经验,系统研究,战略规划,提出“十三五”以致更长时间内我国畜牧业科技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及发展机制...
  • 10
    2016.03
    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3月4日,由科技部农村司委托我所牵头的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该项目旨在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畜牧业和畜牧科技发展经验,系统研究,战略规划,提出“十三五”以致更长时间内我国畜牧业科技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及发展机制...
  • 08
    2016.03
    我所发布《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
    2016年3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正式出版发布《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自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消费信心低迷。这种形势就要求对奶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科学评估,并与关心奶业的社会各界...
  • 02
    2016.03
    我所专家发现羊脂肪组织调控基因
    近日,我所苗向阳研究员及团队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调控羊脂肪组织的关键功能基因和新的 miRNAs,构建了其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Biochemical and Biop...
  • 02
    2016.03
    我所小鼠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制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所胚胎工程与繁殖科技创新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在线刊出了论文 《Testicular busulfan injection in mice to prepare recipients for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transplanta...
  • 01
    2016.03
    我所卵母细胞冷冻凋亡抑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所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创新团队卵母细胞冷冻凋亡抑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褪黑素抑制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中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提高了其体外发育能力,研究成果2016年3月发表在《松果体研究杂志(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2016,60:132-141)。朱...
  • 24
    2016.02
    畜禽遗传资源团队在山羊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所畜禽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团队对中国主要绒山羊群体(西藏日土绒山羊、西藏班戈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绒山羊、南疆绒山羊以及柴达木绒山羊)进行了全外显子组的重测序,利用群体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手段来探究西藏绒山羊的高海拔适应机制。该研究成果“Exome sequencing reve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