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我所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在京启动

来源: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0-17

10月14日-15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指导、我所组织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李金祥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秦玉昌所长、张军民副所长等领导,中国工程院金宁一院士、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杨振海站长等5位项目咨询专家及来自全国36个科研院所、大学的130名专家、财务助理参加了会议。

专业机构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孙康泰博士主持开幕式,并讲解了对项目“一体化设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计划安排。

秦玉昌所长代表项目主持单位,对项目的顺利立项和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会议的领导及出席会议的项目专家们表示热忱的欢迎。并表示作为项目主持单位,将认真履行“法人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和支撑服务,保障项目工作顺利实施,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李金祥副院长指出我国畜牧业在十三五及今后阶段的转型升级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养殖成本高、兽药疫苗减负任务重、质量安全要求更高”等诸多重大挑战。本项目的立项抓住了我国规模化养殖缺少统一的环境标准这一薄弱环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环境是畜禽生产最基本的条件,畜禽饲养标准不仅要有饲料营养标准,更要研究制订环境标准。这个项目任务重、研究难度大、参加单位和专家多,项目定位基础前沿类,但目标聚焦解决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希望精心组织,发挥好协同创新的效能,既取得“顶天”的理论突破,又做出“立地”的实用成果,为我国畜牧业绿色养殖提质增效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做了重要讲话。贾敬敦主任首先对该项目被首批立项启动,项目各参加单位在畜禽养殖环境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前期基础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对项目结题时该研究领域将呈现的崭新面貌表示了期待。希望项目团队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战略部署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通过实施项目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把球踢进门框内”,同时提升环境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学科建设,凝聚队伍。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一是要建立并完善一体化实施机制,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目标导向来制定一体化实施方案,不仅要注意项目内各课题研究的一体化,还要专项各项目间的一体化结合,加强项目目标与责任的一体化,加强项目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的一体化;二是要落实项目各参与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及整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责任;三是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推进阳光管理;四是要遵守国家、项目及各参与单位的相关法规及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立和完善项目监督体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我所还聘请中国工程院金宁一院士、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杨振海站长、清华大学张荣庆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包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玉林教授等7人为项目咨询委员会成员并颁发了聘书。

开幕式后,项目首席专家张宏福研究员就项目的研究内容、组织机制、实施方案、经费分配等进行了详细汇报。随后,10个课题主持人分别对各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项目咨询专家对项目及各课题的实施方案一一进行了咨询,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项目、各课题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又进一步商讨了试验动物、环境因子、测试方法统一对应,课题内、课题间平台、材料共享等一体化实施的具体对接。

15日上午,会议详细讨论的项目《家畜环境生物学》、《家畜环境手册》两部专著撰写提纲,统一了以专著推进项目实施为目的的指导思想;邀请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斌博士专门介绍了项目大数据信息化管理软件;召开了项目执行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商讨了组织国际性环境生理学术研讨会、2017年项目交流会等重大事项。

据悉,该项目是我国“十三五”科技体制改革后畜牧领域第一个基础前沿类研究项目,中央财政资助经费4620万元。将围绕畜禽“全封闭、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发展理论需求,致力于解决畜禽对环境需求的“人—畜对话”重大难题,通过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研究任务,以期在畜禽环境生理响应机制、监测方法和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制订各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的环境需求标准,为我国不同气候生态区的安全、高效养殖,畜禽舍的科学合理设计规划及环境的精准控制,最终建立以舒适环境,维护畜禽自身免疫健康能力,“少用药、慎用苗”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该研究任务重、难度大,经费缺口多。专家们努力通过申请其他科技计划项目来互相支撑,申请的相关自然基金项目已达10余项,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的引领作用。

本次一天半的项目启动会,精心筹备组织,议程设计严密,参会专家悉心交流,切磋协作创新,完善研究方案,参会专家一致认为受益匪浅。启动会的成功召开将大为推动项目的高效实施,并开创的我国畜禽环境研究大团队精诚团结、协力创新的崭新局面,同时也对我所科技工作创新、科研管理创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我所成功获得友好基因座定点整合多基因糖尿病模型猪
下一篇:“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信息感知与动物精细养殖管控机理研究”启动会在京举行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