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2023.03
    [农民日报]国产苜蓿,如何打破增产瓶颈?
    每亩优质高产苜蓿提供的蛋白质相当于2亩大豆,在当前奶牛养殖中,没有任何一种饲草料能够替代它。2012年以来,我国苜蓿产业从无到有,商品草种植面积增长到900万亩左右,但是依然跟不上奶业对苜蓿的需求,进口苜蓿量价齐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下,国产苜蓿在如何不与粮争地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是苜蓿产业面临和必须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 13
    2023.01
    [农民日报]国产苜蓿:扩量是关键 提质很迫切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和奶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国内草食畜产品供给还存在短板,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饲草特别是优质饲草供给不足。据测算,要确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的目标,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
  • 09
    2022.11
    [央广网]11月第一周猪价回落 专家认为年前国内猪价已见顶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进入11月份,猪肉和生猪价格开始回落。11月份第一周,猪价结束了连续11周的单边上涨态势,养殖户压栏惜售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专家认为,从供需形势来看,年前猪肉价格已经见顶。
  • 18
    2022.10
    [农民日报]国内首款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诞生记
    在我国肉鸡育种领域,SNP芯片研发与新品种选育交织并进,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一经应用,就打破了国外垄断,推动国内首批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之一“广明2号”的诞生。 布莱恩·费根在《亲密关系:动物如何塑造人类历史》一书中记载,大约1.2万年前,人...
  • 13
    2022.10
    [新京报]猪价近期企稳 应注意后期调整风险
    9月以来,生猪价格连续小幅上涨,给许多养殖户带来信心,但同时也因此出现了部分压栏、二次育肥等现象明显增加。来自中国农科院的监测预警数据显示,10月第一周,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仔猪、猪肉价格全部上升。 猪肉价格未来是否还会上涨?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他表示,...
  • 27
    2022.09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将抓好四方面任务加快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近日表示,中国农科院将抓好四项重点任务,加快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要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研发和推广;持续快速提升新品种的生产性能;优化营养与饲养等配套技术;坚持科企融合,创新合作机制。 张合成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作...
  • 26
    2022.09
    [新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李楠)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白羽肉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的...
  • 23
    2022.09
    [中国之声]我国加快自主培育白羽肉鸡新品种的市场推广,实现“吃鸡自由”还有多远?
    白羽肉鸡是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食品,去年产肉量达到1430万吨,但种源长期依赖进口,种业安全受到威胁。去年12月,三个大型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结束了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为了加快新品种的市场推广应用,白羽肉鸡新品种产业化推进对接活动9月22日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白...
  • 23
    2022.09
    [光明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
    9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科技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孙好勤,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振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杨劲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
  • 03
    2022.09
    [央广网]节前看消费:需求增加带动猪价上涨 国家发改委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猪肉储备
    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记者吕红桥)开学季到来,再加上双节临近,猪肉消费进入旺季,价格出现新一波上涨行情。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从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专家预计,双节过后,猪肉价格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在东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菜市场,猪肉摊位的客流量比8月份明显增加。有的摊位还开通...
  • 24
    2022.08
    [新华网]这两种西藏特有的黄牛“不能在我们手里没了”
    这两种西藏特有的黄牛“不能在我们手里没了” 总数不足60头的阿沛甲咂牛与樟木牛抢救性保护正在展开 村民平措家的阿沛甲咂牛母牛及其刚生下5天的小牛。本报记者刘诗平摄 阿沛甲咂牛与樟木牛是西藏自治区特有的黄牛,作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形成的地方品种,是国家培育适应高原环境品种的战略资源。然而,根据...
  • 10
    2022.08
    [农民日报]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昆明举办
    8月9日,以“凝聚创新合力,携手种业振兴”为主题的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峰会专题研讨了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畜禽育种前沿技术,交流研讨了促进畜禽种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和自主育种的突围之路,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畜禽种业翻身仗,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
  • 10
    2022.08
    [中国之声]历经40余年育成“华西牛”,我国肉牛育种核心技术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
    中国农业科学院8月9日发布,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品种,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经济效益高的“华西牛”综合品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华西牛”品种的育成将大大降低我国肉牛核心种源的对外依存度,增强牛肉供给能力。“华西牛”...
  • 10
    2022.08
    [人民日报]我国肉牛育种获得重大突破 “华西牛”综合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日,同时在昆明和北京举办的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上,正式发布了一个重磅新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导培育的“华西牛”获得了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这是我国种业翻身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12月1日发布第498号公告予以确认。该品种的育成打破了当前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升了我国肉牛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标志着我国主导品种自主供种难、只能依赖国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09
    2022.08
    [新华社]历经43年协同攻关 我国科研工作者育成肉牛新品种“华西牛”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于文静)历经43年协同攻关,我国科研工作者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这将提升肉牛种业竞争力,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
  • 09
    2022.08
    [China Daily]New variety to break China's reliance on imported breeding beef cattle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independently bred a new cattle variety, the "Huaxi Cattle", which should help break the country's reliance on importing be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