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2025.05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发现大蒜素促进奶牛瘤胃微生物群尿素氮代谢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大蒜素通过抑制牛瘤胃脲酶活性和调控微生物群结构,促进尿素氮转化为微生物氮,为尿素饲料高效利用调控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豆粕减量替代已成为畜禽健康养殖的国家重大需求。尿素是反刍动物豆粕...
  • 21
    2025.05
    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开发催化剂实现25-羟基维生素D3高效合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开发了可高效合成25-羟基维生素D3的细胞色素P450全细胞催化剂,为人工自给自足P450酶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25-羟基维生素D3的高效工业合成提供了重要生物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
  • 16
    2025.05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基于荟萃分析揭示影响乳尿素氮的关键因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通过荟萃分析揭示了乳尿素氮在奶牛日粮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为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乳品科学杂志(Journal of Dairy Science)》,并被评选为“Editors' Choic...
  • 13
    2025.05
    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揭示肥尾羊的驯化路线及尾部脂肪沉积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次系统解析了肥尾绵羊的驯化历史,发现PDGFD与BMP2基因的两个关键突变通过互补机制调控绵羊脂尾发育,为理解家畜脂肪代谢进化提供了新范式,同时为精准育种开辟了新的分子靶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前沿研究杂志(Journal of Adv...
  • 28
    2025.04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揭示黄芩苷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新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黄芩苷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食淀粉乳杆菌定植缓解仔猪细菌性肠道炎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基于植物天然功能成分和益生菌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
  • 15
    2025.04
    牧医所主持编写的两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优势科研团队编写的《猪牛羊体细胞克隆技术规范》(GB/T 45136-2024)和《畜禽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规程》(GB/T 45137-2024)两项国家标...
  • 14
    2025.04
    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揭示 AADAT 调控鸭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在鸭脂质代谢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揭示了鸭胸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关键分子机制,并创新性地构建了“代谢物-基因-性状”联动的精准育种新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 11
    2025.04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咖啡酸与绿原酸改善蛋鸡脂肪肝和生产性能的作用与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咖啡酸(CA)与绿原酸(CGA)介导ADPN-AMPK-PPARα通路改善蛋鸡脂肪肝和生产性能的作用与机制,为CA与CGA作为蛋鸡脂肪肝疾病添加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绿原酸类化合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
  • 07
    2025.03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揭示FASN基因在调控脂肪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多策略基因组关联和表达定量性状位点分析,同时结合牛脂肪前体细胞对功能基因进行验证,揭示了FASN基因在调控牛肉脂肪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对解析牛肉脂肪酸性状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
  • 05
    2025.03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整合多组学信息基因组预测新方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多组学信息,研发基因组预测新方法,显著提升了肉牛重要经济性状的预测准确性,为揭示复杂性状遗传基础和优化基因组选择策略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学指南(Biology Direct)》上。
  • 27
    2025.02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美藤果油对鸡蛋风味的调控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了日粮添加美藤果油对鸡蛋风味的调控作用,为实现鸡蛋的营养和风味双重提升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鸡蛋的营养和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因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 12
    2025.02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发现鼠李糖乳杆菌缓解肠炎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发现肠炎状态下鼠李糖乳杆菌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可以调控肠道免疫稳态,并在免疫细胞水平上阐明了具体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induces STING-dependent IL-10 in intestinal monocytes and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colitis in mice ” 为题发表在《J Clin Invest》上。
  • 12
    2025.02
    国际首例猪T2T全基因组组装成功
    2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龙超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刘娣研究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王金勇研究员、岳麓山实验室印遇龙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李明洲教授联合发布消息,国际首个猪T2T全基因组组装——民猪完整全基因组构建成功完成,标志着猪基因组研究迈入“完整解析”时代,为我国养殖业提质增效及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 26
    2025.01
    饲草育种与栽培团队解析苜蓿根系性状遗传基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鉴定出与苜蓿根系结构相关SNP标记,并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关联SNP标记提高了根系结构性状预测的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whole-genome dissection of root systemarchitecture provides new insights for the geneticimprovement of alfalfa ( Medicago sativa L.)”为题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 17
    2025.01
    微生物与酶工程团队成功开发基于语言大模型的蛋白高表达预测与设计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微生物与酶工程创新团队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创新团队合作,开发了基于预训练蛋白语言大模型的蛋白高表达预测与设计新策略,实现蛋白质语言大模型与基因表达深度融合,为高效创制高性能蛋白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 17
    2025.01
    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出耐高温超级植酸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成功改造了植酸酶的热稳定性,实现植酸酶耐受温度高达100 °C。该研究扩展了可用于工业应用的植酸酶库,揭示了酶结构和耐热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酶修饰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进展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
  • 17
    2025.01
    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提出酶热稳定性的新见解:“短板”理论和Zero-Shot Hamilton模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微生物与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发布了“酶热稳定性的新见解:“短板”理论和Zero-Shot Hamilton模型”,该项研究进展近日以内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期刊,题为“Novel Insights into Enzymatic Thermostability: The “Short Board” Theory and Zero-Shot Hamiltonia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