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央广网]国家发改委接连启动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能否稳定生猪市场?

来源:央广网2022-03-16 发布时间:2022-03-17

央广网北京3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不到三周时间内,接连启动三批收储,这在以往比较罕见。再加上地方收储,政策调节力度不断加大。那么,当前生猪市场运行态势如何?猪价接下来怎么走?

记者从多地养殖户了解到,目前生猪收购价格集中在每斤6元到6.5元之间。在产能相对分散、规模化屠宰场相对较少的山西,猪价更是跌到了每斤5元出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2%。根据国家发改委监测,3月7日至3月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75∶1,连续三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自二月底以来,不到三周时间,国家发改委已经宣布启动三批收储,时间间隔之短以往罕见。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开展地方收储。在政策作用下,生猪市场接下来怎么走?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主要还是得看市场供需情况。朱增勇表示:“按照常态,猪肉产量差不多就是5500万吨,以往收储的量一般也就是在10至20万吨之间,所以占整个猪肉产量的比重非常小。所以它更多的还是通过提振市场信心这么一个杠杆的作用,通过市场信号的放大稳定产业和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防止恐慌性的心理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猪价下行过程中,还没有出现养殖户密集退出的情况。养殖户说:“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只能缩小产能来降低损失,但是不会不养。比如我这个厂淘汰100头(母猪),我就续进100头,基本上养殖量没有什么大变化。”

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应很难有大幅波动。朱增勇预计,今年全年猪价不太可能出现明显上涨行情。朱增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因为供给总体比较充裕,而消费属于相对比较清淡的状态,所以上半年整体猪价还是以稳中有降为主。下半年整体的供需形势会有明显改善,猪价季节性反弹。整体而言,后期可能会逐渐回升到成本线以上,但是也不会出现明显上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新京报]两会经济策丨食品业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增收
下一篇:[CHINA DAILY]Pork prices decline as market nears balance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