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团队、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技术(GBTS),推出燕麦首款高密度液相芯片(90K)与5K育种家芯片,构建起“全基因组遗传解析-产业核心性状精准选育”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燕麦分子育种按下“加速键”。
燕麦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11Gb,重复序列~85%,异源六倍体),使得重测序技术在其基因型分型中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燕麦分子育种进程。燕麦90K高密度液相芯片以最新燕麦 T2T(端粒到端粒)参考基因组为基础,通过 “位点筛选-多态性验证”-双重严格质控,最终保留105,102个均匀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的高质量 SNP 位点,有效解决了异源六倍体基因组覆盖不均的难题,为全基因组层面的遗传分析提供精准工具。
针对燕麦育种企业、科研单位等机构“低成本、快周期、重实用”的选育核心需求,研发团队在基于青海大通、宁夏固原、河北张家口、山东东营等4个典型生态区多年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抗旱、耐盐碱等)表型鉴定数据的基础上,整合公共数据库中已验证的关键性状标记,从90K全基因组芯片位点中精选出与重要性状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形成“小而精”的实用性育种工具5K育种家芯片,精准破解燕麦育种中“早代筛选成本高、性状鉴定周期长、标记实用性不足”的痛点问题。
燕麦90K与5K液相芯片形成“梯度化、互补性”的技术体系,可覆盖燕麦育种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