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农民日报]流通改善 屠宰复工 猪价近期将回落趋稳

来源:农民日报 2020年3月11日 作者:朱增勇 浦华 发布时间:2020-03-17

节后产销区市场形势分化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影响猪价波动。2月上旬,由于生猪出栏和调运受限,屠宰场开工率低,销区供给偏紧,带动全国猪肉周价格持续上涨。随着中央相关政策出台,2月下旬交通和物流明显改善,北方产区前期被动压栏大猪陆续出栏,同时消费仍然处于低迷期,猪肉价格回落。2月份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8.89元,环比涨9.5%,同比涨1.6倍;生猪价格每公斤37.11元,环比涨4.9%,同比涨2.0倍。从不同省市猪肉价格来看,各省市猪肉月均价均保持涨势,主销区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如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和云南等省市,四川涨幅较突出。从不同省市生猪价格来看,除天津生猪价格略有下跌外,其余各省市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南方销区涨幅相对较大,如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市。节后屠宰端开工不足,小型厂屠宰停工,封村封路导致采购车辆下不去,大型屠宰企业收购来源转向规模养殖场,收购成本增加带动了猪肉价格上涨,农贸市场停业导致线下销售压缩,但线上销售明显增长。节后猪价上涨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导致的产销区市场形势分化。

  近期猪价回落企稳形势明显,南北方生猪价格差缩小。从周价格来看,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2019年12月第4周每公斤50.88元涨至2020年2月第3周59.64元,猪肉价格在经历持续上涨后,终端消费持续低迷,2月第4周环比跌0.7%,为每公斤59.21元,同比涨1.65倍。集贸市场生猪价格自2019年12月第4周每公斤32.27元涨至2020年2月第3周37.51元后下跌,2月第4周为每公斤37.00元,环比跌1.4%,同比涨1.92倍,南北方(东北三省均价与广东)生猪价格差由春节前每公斤7.8元涨至2月第1周9.60元,之后北方产区出栏量和外调量增加,带动价格差2月底缩小至每公斤8.34元。当前供给总体偏紧,1月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509.34万头,环比增3.9%,同比减38.0%。屠宰停工和调运受阻导致春节期间相对来说“缺肉不缺猪”,乡村养殖户出栏受阻被迫压栏,猪肉价格涨幅高于生猪价格的现象,2月第3周猪肉和生猪价格分别较节前上涨9.0%和4.0%。流通改善后生猪、猪肉、饲料及原料价格均呈现回落迹象。

下半年产能恢复形势将更明显

  调运和屠宰改善有利于猪价回调。当前猪肉供需两低,均受到压制。随着屠宰企业复工增加,市场供应量和出栏活重增加,加之2月份以来多次冻猪肉投放的市场调控影响,猪肉价格将会回调。一方面是节后消费需求是淡季,加上疫情防控人员流动,餐饮消费和加工消费提振仍需一段时间,市场整体需求量非常低迷。另一方面,北方产区外调量将会逐渐增加,南方猪价将会下调。西南和华南前期猪价偏高,云南等省生猪外调猪价畅通,四川、重庆和珠三角猪价高位回落。

  产能恢复趋势不变。出于新冠肺炎防疫管理要求,养殖企业补栏扩产、在线和新建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特别是新建和在建产能。2020年上半年肉类餐饮和加工消费需求将会较上年明显下降。上半年在疫情解除后,消费将逐步恢复,需要加强调控防止猪价阶段性波动。下半年生猪产能恢复形势将更加明显,四季度猪价开始高位回落,2020年猪价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养殖场户要提高生猪疫病防控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了生猪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价格,生产受影响相对较小。中小养殖户面临的问题是“饲料和药品不好买、生猪运不出”等问题。通过建立合作社或者“公司+合作社”的方式,有效提升养殖户的组织化水平是未来减缓突发事件对生产冲击、提高疫病防控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

  2020年生猪养殖收益将处于较好的历史水平,政府加大了对养殖户补栏扩产的支持,2020年新增贷款贴息项目将养殖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500头,将有效解决没钱养殖的难题。在积极补栏扩产的同时,养殖户需要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和猪群健康管理水平,保障2020年获得较好的养殖收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国科学报]宠物新冠弱阳性≠人兽共患
下一篇:[经济日报]随着疫情好转和流通改善——猪肉价格回落明显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