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经济日报]随着疫情好转和流通改善——猪肉价格回落明显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3月23日 作者:黄俊毅 发布时间:2020-03-23

  3月21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2.25元。

  “近期全国猪价回落企稳趋势明显,南北方生猪价格差缩小,外购仔猪养殖户成本显著上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

  朱增勇告诉记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和流通改善,全国生猪、猪肉、饲料、原料价格均呈现回落迹象。从周价格来看,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2019年12月份第4周每公斤50.88元持续上涨至2020年2月份第3周每公斤59.64元后,终端消费持续低迷;3月份第2周价格环比下跌1.2%至每公斤57.76元。

  目前,外购仔猪养殖户成本显著上涨是近来行业一个新动向。仔猪价格1月份以来持续上涨,自1月份第1周75.68元/公斤上涨至3月份第2周90.04元/公斤,累计上涨20%。同时,自繁自养成本相对稳定在13元/公斤至14元/公斤。养殖收益呈现分化趋势,每100公斤自繁自养收益在2200元至2400元,外购仔猪养猪每100公斤收益在1400元至1700元。

  与当前全国猪价回落企稳趋势明显相对应的,却是供给总体偏紧。朱增勇注意到,1月份和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分别为1509.34万头和832.09万头,同比分别下降了38.0%和35.6%。

  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上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961.57头,比上上周减少2.74%。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726.71头,年同比下降44.31%。

  猪肉供应明明在下降,价格为何不增反降?

  “这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猪肉消费需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二是价格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而是靠屠宰厂压缩日均上市量实现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朱增勇表示,当前市场供需相互制衡,终端消费持续疲软,全国生猪价格进入涨跌两难的僵持状态。

  那么,后市猪肉价格走势如何呢?

  朱增勇认为,全国猪肉和生猪价格短期内将会弱势窄幅调整。目前,复工复产企业越来越多,猪肉消费需求较前期有好转迹象,但主要仍以家庭消费为主,需求量大的学校食堂及餐饮业多数仍处于停业状态,终端需求提振不足。

  此外,冻猪肉连续投放,预计3月中下旬猪价继续保持稳中有降趋势。从主要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来看,猪肉进口主要源自德国、西班牙、法国、丹麦、美国等国,这些国家均受到疫情影响,后期对我国猪肉出口将产生影响,猪肉进口量和速度将会下降。因此,随着餐饮和团体消费恢复,猪价将会有所回暖。

  朱增勇提醒养殖户,春季是仔猪流行性腹泻高发季节,在积极补栏扩产时,除了积极防控疫情风险外,还应该加强妊娠母猪和仔猪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补栏增产成功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农民日报]流通改善 屠宰复工 猪价近期将回落趋稳
下一篇:[新华财经]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助力生猪产能恢复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