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央广网]猪肉价格一个多月涨幅超19% 未来走势怎样

来源:央广网2020年7月6日 作者:朱敏 发布时间:2020-07-06

   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去年开始,猪肉价格一路走高。今年三月以来,猪肉价格经历了长达14周的连续下降,当消费者期待价格还能再降一些的时候,猪肉价格开始止跌反升了。

  近一个多月,猪肉价格涨幅超过19%。那么,此轮价格上涨究竟是何原因,涨价周期将持续多久,最终会涨到什么程度呢?

  进入6月,全国猪肉价格止住了连续下跌的脚步,恢复了向上攀升的行情。浙江嘉兴市某农产品市场的猪肉商户们说,最近一个月猪肉的进货价格几乎天天上涨。

  商户1:猪肉价格涨了有20多天了,一公斤涨了十元多。

  商户2:基本上反弹到去年十月份的价格了,那时候进价是五十元每公斤,现在已经到四十七元每公斤。

  上涨的猪价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消费者坦言,猪价涨到了每斤“二”打头的价位以来,购买的次数也比十几块的时候少了。

  购买量的减少反映到猪肉商户身上更为直观。嘉兴该农产品市场的商户表示,以往每天能卖十几头猪,现在一天只能卖出几头。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达到46.05元每公斤。就在一个月多前,也就是5月29日,全国猪肉均价每公斤38.65元。一个月,涨幅超过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商品猪供应紧张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消费端回暖推动了价格上涨。朱增勇介绍说:“进入5月,餐饮、集团消费和节日效应带动猪肉消费需求。目前全国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经营水平已经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80%左右。国内疫情的防控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后,各地的工厂企业学校都已经正常的复工复课,带动猪肉集团消费需求出现了明显增长。端午节人口流动性‘报复式反弹’也刺激了猪肉消费。此外,像活禽市场关停、疫情影响水产品消费等,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鲜猪肉的消费需求。”

  此外,国外很多屠宰企业和肉制品加工企业出现了聚集性的暴发疫情,导致国内消费者对于水产品以及进口肉类的消费减少。南方强降雨天气也影响了生猪产品调运。一系列因素导致原本就比较紧张的供给矛盾再次凸显,再次推高了猪价。

  记者注意到,此轮猪价上涨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区涨幅较高,主销区涨幅相对较小。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等产区5周累计上涨超过6元每公斤,其中山东和河南涨幅约8元每公斤。主销区广东省生猪价格涨幅在3元每公斤左右。

  朱增勇表示,随着涨幅的不同,南北猪价的价差正在逐步缩小。在1月底,南北猪价的价差在9元每公斤左右,后期随着整个物流的恢复,在6月中旬,南北猪价的价差回落到4元以内。随着猪价的上涨,养殖户对后期市场看好,所以存在一定的压栏行为。这种压栏行为以及南北猪价价差的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 目前北方产区猪价上涨,后期在南方销区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猪价一定程度的补涨。

  后续猪肉价格还会不会继续涨?会涨到什么程度?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分析, 7月生猪供应量仍然比较紧张,猪价有小幅上涨的可能,而进入8到11月,生猪复产的效果将陆续显现出来,生猪供应量就会逐步增加,猪价有下滑的可能。受此影响,猪肉价格或先微涨后回落。

  朱增勇认为,猪价高点或已过,此轮猪肉价格的反弹是季节性反弹叠加需求恢复、气候等因素导致阶段性上涨,部分时间可能出现较快上涨,但商品猪供给已经出现较好的持续恢复形势,价格超过前期高点可能性不大。他分析,下半年猪肉供需会同步增长,预计供给恢复速度快于消费恢复速度。从外部供给来看,尽管猪肉进口短期小幅回落,猪肉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此外,8月和9月份是冻品猪肉出库高峰,将会抑制猪价上涨空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经济日报]全国猪价持续回升 专家:反弹难过前期高点
下一篇:[澎湃新闻]猪肉价格连续五周上涨:季节性反弹加需求恢复,难超前期高点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