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由谯仕彦院士以及来自科研院校、产业一线的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团队牵头的“肉牛智慧养殖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创制及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
肉牛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也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牛肉消费市场一直呈刚性需求态势,肉牛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针对肉牛规模化健康养殖对信息智能感知、精准饲喂技术与装备、智能作业系统及全过程智慧管控提出的迫切需求,项目组历时13年,从理论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要装备创制进行系统攻关,在肉牛养殖过程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创制、精准饲喂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创制、养殖过程智慧管控技术与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该成果实现了全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饲料转化率提升8%至15%,劳动力成本降低60%以上,综合养殖效益提高15%至30%。目前,相关核心技术与智能装备已推广至全国23个省、市、区的6000余家企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系统创制了系列肉牛专用智能电子标签,研发出涵盖呼吸频率、运动量、步态、瘤胃pH值、体重、采食量等关键指标的自动监测设备,突破了母牛发情诊断、健康智能预警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理生长阶段肉牛信息智能感知与精准识别;构建了开放共享肉牛专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创建了肉牛营养需要动态模型;创制出规模化牛场TMR中央厨房系统、饲喂机器人、智能投料车、推料机器人及皮带式送料饲喂系统等关键装备,率先实现了肉牛养殖从营养到饲养全程数字化及智能化作业;构建了覆盖肉牛养殖全过程的“感—存—算—控”一体化大数据管控平台。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肉牛行为智能感知和精准饲喂智能装备创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肉牛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高效健康养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和装备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