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经济日报]国际猪价长期低迷,国内猪价啥时迎来下跌周期?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5月21日 作者:黄俊毅 发布时间:2020-05-22

 

 ↑美瘦猪肉价格从2014年7月最高点位133.8,一路震荡下跌至今。这是月线走势图。

  “全球猪肉价格呈现回落趋势。”5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

  前不久,国际猪价启动了新一轮下跌。从2020年3月中下旬开始,除法国、塞浦路斯和葡萄牙等国之外,大部分欧盟国家猪肉批发价格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从3月第1周的1953.90欧元/吨持续跌至4月第4周的1718.16欧元/吨。3月底,美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均大幅下跌,4月底生猪价格跌至35美元/美担以下,猪胴体价格则在4月中上旬跌至51.07美元/美担后触底。巴西猪肉批发价格3月下旬开始持续下跌。

  从较长时间跨度看,与国内猪价最近几年持续飙涨截然相反的是,国际猪价自2014年高点至今运行的是一个长达五六年的下跌周期。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美瘦猪肉CFD为例,从2014年7月最高点位133.8,一路震荡下跌到2020年4月14日最低点41.5,跌幅高达69%。

  国际猪价长期低迷,国内高昂的猪价啥时迎来下跌周期?

  其实,国内猪价近来是存在转入下跌周期的契机的。

  朱增勇盘点了支持国内猪价转跌的几个契机:

  契机一:大体重生猪销售困难,拉低整体猪价。受猪价高位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猪压栏增多,导致单头生猪出栏活重提高140-150公斤。4月份,大猪销售困难导致超大猪价格下跌,拉低生猪整体出栏价格。

  契机二:猪肉进口显著增加,冻品库存爆仓。1-3月份累计,全国进口生猪产品122.10万吨,同比增1.2倍。其中,进口鲜冷冻猪肉92.79万吨,同比增1.8倍,主要来自西班牙、德国、巴西、丹麦、荷兰,分别占总进口量的18.3%、18.1%、16.1%、9.2%、9.2%和7.6%。2019年四季度贸易商大量进口猪肉,猪二号肉(前腿肉)报价在37000元/吨(不含税)左右,春节后冻肉销售困难,猪肉报价4月份跌至20000元/吨(不含税)左右,5月初在26000元/左右,冻品库存高,鲜冻猪肉联动性较强,冻品高库存直接影响鲜猪肉和活猪价格。

  契机三:消费低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全国商品猪供给和猪肉消费均下降,但猪肉供需形势已经由上年四季度阶段性供需偏紧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消费已经成为市场走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全国餐饮消费、集团消费以及加工消费恢复仍需时日。5月份人口流动虽然能完全恢复到常态水平的80%-90%,但餐饮消费恢复仍然在50%上下。

  契机四:冻猪肉持续投放。截至2020年5月初,中央冻猪肉储备累计34次向市场投放34万吨,与商业库存冻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正是因为消费低迷、出栏体重明显增加和冻肉库存量高,才带动了近期国内猪价下跌。

  到5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跌幅加大,连续13周价格下跌至上年10月初水平.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明显下滑,同比涨幅从连续30周翻番后降至96%。受消费低迷、冻品库存较高影响,国内肉类供需形势好转,猪肉价格高位明显回落。猪肉和生猪价格连续2个月下跌,4月份以来跌幅加大。4月份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2.96元,环比跌7.5%;生猪价格每公斤33.70元,环比跌6.9%。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2020年2月第3周的59.64元/公斤连续12周下跌至5月第2周48.26元/公斤,环比跌3.4%,累计跌19.1%。集贸市场生猪价格自2020年2月第3周37.51元/公斤跌至5月第2周30.06元/公斤,环比跌5.7%,累计跌19.9%。

  那么,全国猪价后期走势呢?

  朱增勇表示,预计5月底国内猪价能够止跌企稳。三季度将季节性回升,四季度猪价会回落。目前还不能预判国内猪价已转入下跌周期。这是因为供给仍显著低于往年同期。今年1-3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3512.73万头,年同比下降37.1%。其中,3月份屠宰量1171.30万头,同比下降36.9%。不过,在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的形势下,预计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走势,价格重心将回落,反弹空间不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农民日报]种羊好,模式更好,我们都赚钱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扶贫记
下一篇:[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恢复生猪生产,怎么恢复?│政解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