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新华社]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拐点要来了?未来走势如何?

来源:新华社 2021年10月28日 作者:魏玉坤、王昆、邹多为、于文静 发布时间:2021-10-29

  继9月同比下降46.9%之后,猪肉价格近期止跌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10月28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2.28元,较27日上升0.4%,延续上涨势头。此轮上涨,是否意味着猪周期拐点来了?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冻猪肉收储提振、短期消费支撑等带动猪价回升

  “涨了点,但还是比春节前便宜不少。”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商超,前来购买五花肉的市民张女士说。

  自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15日至22日,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19.73元,比前一周上涨10.2%,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7%。

  专家分析,猪价超跌、冻猪肉收储提振以及短期消费支撑,是近期猪价回升的主要原因。

  “国庆后猪价跌至低位,部分地区跌至每公斤10元以下,在市场机制下猪价具有一定的反弹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猪价较低刺激消费回暖,北方猪肉消费增加明显,四川、湖北等地灌腊肠需求增多提升大猪出栏需求,市场大猪销售旺盛。

  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猪肉收储是稳住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日前启动,多地也相应启动地方冻猪肉收储,这对猪价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

  朱增勇分析,猪价回暖再次带动养殖户压栏。受猪价加快上涨影响,养殖端看涨后期,惜售情绪浓厚,生猪出栏积极性下降,导致短时间内市场供应收紧,拉动猪价持续上涨。

  “从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单重来看,大猪、超大猪难得一见,此前积压的毛猪被消化,毛猪集中出栏的局面已经扭转。”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说。

  生猪养殖仍面临成本高等多重压力

  “与上个月相比,现在出栏生猪价格在每斤7元左右,差不多可回本。”河北临漳县裕丰养殖场负责人张国栋说,出栏生猪价格曾一度跌至每斤4.6元,按这个价格卖得赔不少钱。

  与出栏生猪养殖基本回本不同,受行情影响,猪仔养殖还处于亏损状态。

  张国栋说,由于饲料价格、人工工资上涨,每头猪仔成本升至600元左右,猪仔卖不上价钱,每卖一只就得赔400多元。“为了避免损失,只能减少养殖数量,并采取优化母猪群品种结构。”

  当前,生猪养殖户仍处在爬坡过坎的“阵痛期”。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

  “当前,我们加快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引进品种好的种猪,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效率。”河北省磁县磁州镇徐家沟二街村生猪养殖场负责人苗凯航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十头母猪淘汰一头低产母猪,一窝仔猪多淘汰一头弱仔,育肥猪提前十天出栏”等措施,控制成本,减少亏损。

  业内人士提醒,我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已逐步从供给偏紧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价格已整体回落。近期猪价反弹主要受生猪短期供给结构变化带动,市场供给形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养殖户应理性看待。

  “政府部门要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户积极性;养殖户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提升能繁母猪效率,并做好疫病防控,保障稳定经营。”朱增勇说。

  猪周期拐点还未到来

  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关键取决于猪肉供应是否有保障。目前看,猪肉供求基本面不支持猪价大幅上涨,猪周期拐点还未到来。

  一般而言,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月至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说,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

  “明年春节过后是猪肉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孔亮说。

  稳定的猪肉价格既关系生猪生产,又关系百姓生活。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防止猪价大起大落,尽量熨平“猪周期”,确保猪肉保供稳价。

  从6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有序安排生猪出栏,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

  孔亮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生猪产能调减工作,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生猪产能尽快回到合理水平。同时,保持用地、环保、贷款和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不搞“急转弯”“翻烧饼”,防止损害基础生产能力,影响长期市场稳定供应。(记者魏玉坤、王昆、邹多为、于文静)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CCTV-17]《振兴路上》 “猪周期”里咋养猪
下一篇:[CCTV-13]《朝闻天下》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 93名个人和97个集体获表彰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