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央广网]我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超75%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1-01-27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 晚高峰》报道,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品质和总量需求也越 来越高。良种作为畜牧业的源头,决定了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中央提出要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 翻身仗。其中,畜禽种业就是重要的一仗。

  中国农科院26日通报,目前,我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培育了一批畜禽新品种,打破了国外品种的垄断。那么,哪些畜禽品种取得了突破?还有哪些“卡脖子”的地方?畜禽种业的翻身仗该怎么打?

  说到鸭肉,北京烤鸭首屈一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此前,你所吃的北京烤鸭都是“填鸭”。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助理、水禽育种与营养 创新团队首席周正奎介绍,长期以来,北京烤鸭为保持较高的皮脂率,采取“填鸭”的饲养方式。周正奎:“北京烤鸭明清时期就开始盛行,在当时的品种和养殖条 件下,鸭的皮下脂肪达不到烤炙的要求,烤出来的肉柴不好吃。而且当时没有配合饲料,说白了当时鸭的营养跟不上,又要用这种烹饪的方式,只能填鸭。”

  填鸭的饲养方式对鸭子本身相对残忍。北京牧医所水禽育种专家侯水生研究员针对这个问题,从育种和营养两个层面着手,培育了免填的“Z型北京鸭” 新品种,解决了动物福利问题。周正奎:“打个比方,有的人容易肥胖,有的人天生身材苗条。对于鸭子来说,我们就要把肥胖个体留下来,再给它营养全面且充足 的饲料,那么脂肪沉积能力必然有所提高。这样就实现了北京烤鸭不再填饲了。”

  此外,此前来自英国的樱桃谷鸭占领了我国肉鸭市场的绝大多数。“十三五”时期,我国培育出“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打破了国外品 种的垄断。中国农科院表示,目前,我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但很多品种还存在种源依赖外部的情况。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中国农科院北 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介绍,畜禽种源“卡脖子”主要体现为两类。文杰说:“一类是种源,另一类是技术上。有些品种全部依赖进口,其他一些品种可能不 同程度上有一定的依赖。卡脖子技术,比如,基因编辑技术核心专利实际上是掌握在国外手里。再者,我们现在提倡的智能养殖,传感器、芯片我们是受制于人 的。”

  不过,周正奎也强调,畜禽种业的“卡脖子”不会一卡就死,只是对照国外一些标杆品种存在差距。周正奎说:“目前,对标国外的高效节粮畜禽品种,我们的确尚有差距,但我们一直在努力突破。畜禽种业远没有那么悲观,总体自给率已经达到了75%。”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李俊雅表示,相比于作物育种,畜禽育种具有周期长、成本高、不进则退的特点,所以 追赶尚需时间。李俊雅说:“第一难,时间长。对于肉牛大动物,最起码需要选育4个世代才能达到种用标准,而一个世代需要4-5年的时间,这也意味着 16-20年的时间才能育成一个肉牛品种。第二难,牛群维持成本过高,而育种又需要一个很大的基础群体,叠加上时间成本,大动物育种投入巨大。第三难,种 牛生产性能不育则退。动物本能是想适应自然界,提高生活力,我们一旦放弃选择,它的生产性能就会回归到平均水平,所以育种工作一旦开始则永远不能停止。”

  目前,我国已提出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畜禽种业的翻身仗正在打响。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表 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培育鸡、鸭、猪、牛、羊等新品种。秦玉昌说:“重点培育白羽肉鸭、瘦肉型猪、高产牛肉和高繁肉羊等以生产效率为首要育种目 标的重大畜禽新品种。同时,开展黄羽肉鸡、地方黑猪、地方黄牛等以优质风味为主要特征的本土畜禽新品种,为养殖业高效生产提供优质种源。”

  据了解,我国科学家与企业正在联合开展白羽肉鸡新品种的培育。在肉牛育种方面,目前以西门塔尔牛与我国本地黄牛杂交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华西 牛”,计划于2022年前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打破肉牛种质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争取到2025年,“华西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新华社]胡春华调研畜禽种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出席专家座谈会
下一篇:[科技日报]北京烤鸭有了专用品种:不再“填鸭”了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