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央广网]生猪价格在消费旺季持续走低 各方对“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存在分歧

来源:央广网 2022-01-05 作者:吕红桥 发布时间:2022-01-05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元旦过后,全国多地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一些地方重回每斤8元以下。在春节前的猪肉消费高峰期,这样的逆势下跌行情并不多见。而围绕“猪周期”运行,各方观点出现分歧。

临近春节,猪肉迎来消费旺季,但山西生猪价格却从一个月前的每斤8块6,跌到了8块钱以下,这个行情让养殖户李高峰很失望。2021年6月份,猪价大跌,李高峰淘汰了一批母猪,并准备到年底再增加一批,正好赶上2022年猪周期上行行情。但是现在,他有些犹豫了。

李高峰说:“增加新的(母猪),现在我还没增,2022年都1月份了,前半年肯定是低谷,不用说,肯定是亏损期,到了下半年有可能有那么一点利润,但是不会很高,我估计2022年拐点不会来。”

2021年12月上旬开始,生猪价格连跌四周,从每斤9块钱出头,降到了8块钱,有10多个省份跌破了8块钱。按照目前的猪价,自繁自养还能有一些利润,而育肥养殖如果成本控制不好,则可能出现亏损。但最让养殖户担心的并不是眼前的盈亏,而是明年的行情太难把握。东北养殖户陈佳峰说:“散户这块母猪大概淘汰了50%-60%,到10月份之后,猪价上来,又补栏,又增加了20%-30%,就是生猪价格只要一达到7块钱以上,都认为明年有好行情,又都上来了。所以‘猪周期’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我国近几轮“猪周期”涨跌持续时间平均在四年左右,本轮“猪周期”开始于2018年6月份,已经持续三年半时间,仅从时间长度考虑,的确临近周期末尾。但对于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各方有很大分歧。国泰君安等机构研报显示,能繁母猪去化累计已经达到7%左右,在低猪价下,去化有望加速,到2022年一季度末,累计去化幅度有望达到12%以上,本轮“猪周期”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到6月份出现。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则认为,最早要到2023年才会出现拐点。

“尽管从(2021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的量小幅调减,但是整体的调减幅度还是相对比较温和的,所以从目前整个能繁母猪存栏和产能的变动来看,还不足以带动2022年的下半年出现价格的拐点。”朱增勇说。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从大型养猪场的产能看,生猪供给短期内很难下降,趋势性价格反转不太可能出现。“大公司没有办法,已经上了那么大的产能了,不上也得上。像牧原2021年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多,都4000多万头了,2020年才1800万头,所以大公司这种产能是不容忽视的。”

朱增勇说,不管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我国猪周期的波动会越来越平缓。“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升,我们整体的生产稳定性和猪价的波动幅度将会明显缩窄。也就是说,周期整体而言,本轮持续的时间将会明显高于前几轮周期。2022年无论是生猪的供给,还是猪价的波动幅度,都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CCTV-2]《消费主张》年关将至,猪肉什么行情?
下一篇:[瞭望]加速走出猪周期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