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鸡遗传育种团队发现调控动物脂肪沉积和产热重要功能基因
发布时间:2025-01-14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与合作团队研究发现了调控动物脂肪沉积和产热重要功能基因,敲除SPOP基因可以显著下调动物体重并提高动物产热能力,为动物脂肪沉积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

了解详情
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发现肉色形成的因果基因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肉品质遗传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鉴定出白羽肉鸡胸肌肉色亮度和红度形成的因果基因,并基于肉色关键变异遗传选择,建立了改良国产白羽肉鸡肉品质的选育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

了解详情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中国不同区域和季节生乳中芽胞菌多样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在生乳中芽胞菌多样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因素对生乳芽胞菌多样性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微生物防控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食品研究(Food Research...

了解详情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揭示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诱导的肠道毒性
发布时间:2024-12-13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霉菌毒素风险评估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联合作用诱导的肠道毒性机制,为解析混合霉菌毒素损伤肠道屏障机制提供了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毒性与...

了解详情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发现红三叶草异黄酮改善奶牛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在奶牛营养健康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红三叶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抗炎能力,并有效改善血浆生化指标,进而提升产奶量,为开发新饲料添加剂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

了解详情
牧草种质资源团队揭示原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在原花色素生物合成调控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鉴定出了百脉根中调控原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LcMYB5,解析了其调控原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网络,为培育抗臌胀病的紫花苜蓿等饲草...

了解详情
奶业创新团队揭示丁酸盐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利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体内和体外模型,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学,揭示了丁酸盐改善实验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寻找潜在的治疗NEC的新途径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

了解详情
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揭示脂质对牛肉风味形成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4-10-26 来源: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在脂质与牛肉风味形成关系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影响牛肉风味形成的关键脂质分子,为基于脂质设计的畜禽肉风味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为牛肉风味品质调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了解详情
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创新团队揭示奶牛产后严重能量负平衡损伤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以及褪黑素保护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创新团队

近日,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创新团队阐明了奶牛产后严重能量负平衡损伤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并探索了褪黑素在缓解PA诱导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严重能量负平衡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肥胖女性反复...

了解详情
猪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提出最优的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填充策略
发布时间:2024-09-12 来源: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提出了低覆盖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最优的填充策略,并评估了填充后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大白猪的繁殖性状基因组预测准确性,为猪全基因组选择和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

了解详情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揭示缓解猪肠道氧化损伤的营养调控措施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缓解猪肠道氧化损伤的营养调控措施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为维护猪肠道健康,提升生长性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

了解详情
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揭示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在鸡蛋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4-08-15 来源: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类胡萝卜素在鸡蛋中的富集规律,以及叶黄素在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脂肪肝出血综合症方面的功能,为生产安全的功能性鸡蛋和老年蛋鸡的健康养殖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

了解详情
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发现MAPK信号通路在黄芩苷缓解早期抗生素暴露所致肠道损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08-02 来源: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研究了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对仔猪肠道微生物、肠道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黄芩苷可减轻抗生素诱导的肠道损伤和微生物失调,为黄芩苷等天然功能成分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

了解详情
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研制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传感器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创制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快速检测传感器,为动物疾病诊断、畜产品安全检测等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

了解详情
科研人员在免疫细胞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07-01 来源: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关伟军教授在免疫细胞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科研成果在《细胞外囊泡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JEVs)》(IF=16)上发表。

了解详情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筛选获得新型植物源脲酶抑制剂表小檗碱
发布时间:2024-06-26 来源: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奶牛瘤胃微生物新型脲酶抑制剂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植物源天然化合物脲酶抑制剂表小檗碱并揭示其抑制机制,对于提高尿素氮利用率,实现奶牛豆粕减量替代与降本增效有重要...

了解详情
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解析硒缓解呕吐毒素损伤肠道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4-06-11 来源: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硒通过抑制肠道上皮细胞铁死亡和促进CSF-1 M2型抗炎巨噬细胞的分泌预防呕吐毒素损伤肠道的生物学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Free Radical ...

了解详情
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研制出可同时检测霉菌毒素AFB1和FB1的生物传感器
发布时间:2024-05-10 来源: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研究成功创制出一种可同时检测霉菌毒素AFB1和FB1的生物传感器,为霉菌毒素的准确、高效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综合性期刊《塔兰塔(Talanta)》上。

了解详情
牧草种质资源团队发现苜蓿类黄酮糖基水解酶参与抗逆调控
发布时间:2024-05-08 来源: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蒺藜苜蓿类黄酮途径糖基水解酶MtBGLU17基因过表达可产生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类黄酮苷元,从而赋予转基因植物耐旱和耐盐的特性,为苜蓿抵抗非生物胁迫的遗传改良提供...

了解详情
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综述类胡萝卜素营养强化畜产品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4-05-07 来源: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类胡萝卜素强化畜产品研究进展,为生产类胡萝卜素营养强化畜产品提供了参考和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食品化学:X(Food Chemistry: X)》上(IF =6....

了解详情
<< <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