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专家组开展专项集中调研

来源:科研与开发管理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6-08

2016年5月30日至31日,按照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要求,“畜牧业科技创新专题战略研究”专项开展以“畜禽废弃物处理和养殖设施”为专题的第一次集中调研,调研企业为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自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本次调研。

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现存栏父母代肉种鸡330万套,年孵化商品代肉鸡苗3亿多只、商品代肉鸡年出栏2000多万只,年屠宰加工鸡肉食品6万多吨,饲料生产能力40万吨,年粪污沼气发电2000多万度,年产固态生物有机肥5万吨、有机水溶肥16万吨,年温室气体减排8万吨。此次调研实地考察了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雏鸡自动化孵化设施、自动化畜舍养殖设施、沼气发酵检测实验室、生物天然气生产、沼气发电设施以及沼液膜浓缩生产水溶肥设施等。

实地考察后专家组又和民和牧业相关公司领导和技术主管进行了交流座谈。科技部农村中心赵红光副主任介绍了“十三五”科研体制改革后重点研发专项的设立情况,并强调要从问题出发,研究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到底是什么,比较与国外的技术差异,梳理出全产业链的关键制约点,对接科研机构,有针对性的选题集中攻关,切实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培养高产能、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三高农牧企业。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董红敏副所长提出,畜禽废弃物处理要从畜产品生产过程开始,加强处理设施的研制,提高精准度,拉近与国外的距离;深度发掘粪便等废弃物的升级利用与价值挖掘,加强废气的处理。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教授提出,养殖和废弃物处理设施不能全部采用进口,国外设备存在尺寸、养殖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内相关设备存在加工质量差,达不到精准控制,也是制约企业进行废弃物持续有效处里的关键点。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提出,从企业角度来看,国产养殖设备不过关主要问题在材料和加工精准度;养殖企业要参与到养殖设施功能设计上,才能真正符合生产实际需求;养殖废气的净化处理、环境控制软件开发,禽类免疫自动化设施的开发,仅依靠企业研发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研究机构的介入;沼气发电在现有国家的政策下仅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成本,沼液的综合利用才是主要收益来源。其它参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座谈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处长主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我所杜立新研究团队发现藏羊适应性分子机制
下一篇:我所构建首张不同尾型中国绵羊CNV图谱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