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我所召开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

来源:牧草育种与栽培团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5-05

 4月27日,我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项目首席专家杨青川研究员与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八家单位的30多名专家参加了本次观摩会。现场观摩会得到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市畜牧局、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大地牧草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大地乳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在苜蓿高效种植技术试验区,东营市农科院徐化凌所长介绍了15个苜蓿品种展示情况,张铁军博士介绍了苜蓿根瘤菌高效配比试验、测土配方施肥、密度调控试验情况,何峰博士介绍了苜蓿有机肥试验情况。与会专家还参观大地乳业公司现代奶牛养殖基地和大地牧草公司万亩草田生产基地,现场考察了大面积中苜3号苜蓿新品种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参观了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北虫草生产、盐碱地治理模式、人工气候室等情况。


根据计划,项目还将继续针对性地解决苜蓿示范区建设过程的关键性技术难点,有效突破苜蓿产业链条中的技术瓶颈,为保障苜蓿示范片区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此次现场观摩考察,项目组成员交流了苜蓿高效种植试验技术和研发进展,并针对东营地区大面积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MSTN编辑梅山猪已获准进入环境释放安全评价阶段
下一篇:我所在干细胞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