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饲用酶工程团队开发出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效率的新策略

来源:饲用酶工程团队 作者:田健 发布时间:2023-10-1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姚斌院士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创新团队合作,开发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分子进化分析,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活性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 (Science Bulletin)》。

糖苷水解酶是降解多糖的主要酶系,在食品行业、饲料行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废品降解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市场对糖苷水解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提高糖苷水解酶的催化效率,发挥其最大催化潜力仍然是一个挑战。

图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分子进化设计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效率的工作框架

该研究首先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Database, CAZy)数据库中收集整理了119个糖苷水解酶家族的蛋白序列,建立了能够识别糖苷水解酶家族和功能残基的深度学习模型DeepGH,通过10倍交叉验证结果显示DeepGH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73%。随后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谱(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 Grad-CAM)方法提取分类相关特征,结合序列进化信息对突变体进行设计,最后获得了具有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的壳聚糖酶突变体CHIS1754-MUT7。实验结果表明,CHIS1754- MUT7的催化效率( k cat/ K m)是野生型的23.53倍。该蛋白理性策略计算效率高,实验成本低,具有显著的优势,为酶催化效率的智能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黄火清研究员、田健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关菲菲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汗青、关菲菲、刘拓宇和杨丽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095927323006746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水禽育种与营养创新团队在鸭胸肌发育及肉品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下一篇: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获得高质量猪基因组结构变异图谱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