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新京报]猪价近期企稳 应注意后期调整风险

来源:新京报2022-10-13 作者:周怀宗 发布时间:2022-10-13

9月以来,生猪价格连续小幅上涨,给许多养殖户带来信心,但同时也因此出现了部分压栏、二次育肥等现象明显增加。来自中国农科院的监测预警数据显示,10月第一周,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仔猪、猪肉价格全部上升。

猪肉价格未来是否还会上涨?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他表示,短期内猪肉价格企稳,供需僵持,生猪价格与养殖户对价格的期待有关,应预防后期大猪集中出栏导致的猪价回调风险。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资料图

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普遍上涨

9月以来,国内仔猪、生猪、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上涨,这一趋势在10月依然延续,数据显示,10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4.4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3%。宁夏、云南、黑龙江、江苏、福建等24个省份仔猪价格上涨,海南、陕西、山西、广西、山东等5个省份价格下降。东北地区仔猪平均价格较高,为49.65元/公斤;西南地区较低,为35.31元/公斤。

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25.3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4.9%,同比上涨119.5%。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价格全部上涨。华东地区生猪平均价格较高,为26.06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23.90元/公斤。

猪场里的母猪。资料图

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37.8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3.4%,同比上涨79.6%。全国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全部上涨。华南地区猪肉平均价格较高,为39.74元/公斤;东北地区较低,为35.87元/公斤。

朱增勇分析,这一轮持续上涨,和压栏、二次育肥有一定关系,“今年6、7月份以来,仔猪的供给量持续增加带动生猪存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涨价的空间并不大。但9月至今,因为部分养殖者对猪肉价格的预期较高等原因,一部分养殖者出现了压栏的现象,另外,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中,也有一部分被中小散户买走,进行二次育肥,这一现象在市场上较为明显。”

供应稳定未来需防价格下调

朱增勇预计,总体而言,短期内价格仍以企稳为主,继续上涨空间不大。

“从近三个月的饲料供给来看,育肥猪饲料产量环比在增加,一些规模饲料企业9月份产量同比明显增长,反映了生猪存栏数量在增长,春节前生猪供应量会持续增加,叠加猪肉进口或继续环比增长,四季度猪肉供给将会明显增加。”朱增勇说。

数据显示,在饲料供给增加的同时,饲料价格也有小幅上涨,10月第一周,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为3.9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11月、12月,都是生猪大量出栏的季节,“一方面,近期的涨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抑制消费的现象,致使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肉类产品,另一方面,年底的出栏高峰,也可能造成价格的回调。因此,压栏和二次育肥的养殖者,应注意后期价格下调的风险,及早进行调整,预防风险的出现。”

当前生猪总体产能较为理想

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也表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正常偏高,总体较为理想,后市猪肉价格涨幅预计不大。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8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24万头,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高5.5%。今年1-8月份,进口猪肉10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2/3,预计全年猪肉进口量将减少约200万吨,相当于国内150万头能繁母猪的产能。

据介绍,今年以来,猪价先降后升,生猪养殖自6月份实现扭亏为赢,基础产能保护较好。在未来,农业农村部将在稳产能、稳政策、防疫病等方面重点发力,保障生猪稳产。

此外,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日粮技术。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比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节约豆粕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1亿亩以上耕地产出。同时,豆粕减量还将促进养殖业环境减排,每头猪的氮排泄量可降低0.5公斤,按年出栏7亿头测算,可减少氮排泄35万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CCTV-17]《中国三农报道》 三农绿厅 总台发布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讲述产业十年发展
下一篇:[农民日报]国内首款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诞生记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