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经济日报]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为鸽业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胥 发布时间:2017-11-24

  经济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徐胥)“鸽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成为特种养殖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好项目,也是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好选择。”在日前举行的“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介绍说。

  作为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肉鸽抗逆性较强,主要以原粮方式饲养,且营养丰富,是优质特色禽产品的重要代表。研究证明,鸽肉优质蛋白质含量可达21%至22%,而脂肪含量只占1%至2%,还富含人体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总量可达97%,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我国肉鸽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现存栏父母代种鸽4500万对,年出栏商品肉鸽6亿只,鸽蛋8亿枚,饲养量占世界的80%以上。

  但业内专家也指出,总体而言,我国鸽业水平尚处“初级阶段”,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生产模式单一化,育种技术落后,鸽品种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至今没有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配套系;营养标准缺乏,养殖工艺自动化几乎是“空白”;科研投入不足。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表示,要突破鸽业发展瓶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成立的“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就肩负着“为鸽业插上科技翅膀”的重要使命。

  据介绍,联盟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北京优帝鸽业,首批成员由23家中央及地方科研院校、4家省级技术推广部门和58家鸽业相关企业共85家单位组成。联盟旨在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凝聚全国鸽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资源,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策略,建设鸽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基地,从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肉鸽产品、标准、专利的大量产出及市场化,推动我国鸽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孔亮表示,联盟要充分发挥成员的资源优势,加强联合协作,建立完善科研创新性平台;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育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品种;要聚焦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让鸽子产业腾飞起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农民日报]奶牛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成效显著
下一篇:[光明日报]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