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媒体牧医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牧医
分享到

[中国日报]一头牛拍出66万!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在内蒙古乌拉盖圆满落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27 作者:袁慧 发布时间:2023-07-27

“66万20号一次!66万20号两次!66万20号第三次!成交!”7月26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随着拍卖员手中的拍卖槌落下,来自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的华西牛以当场最高价66万元竞拍成功。拍卖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现场。

经过紧张激烈的比价竞拍,最终参拍种公牛75头,其中华西牛40头,共拍卖成交67头,总拍卖额达到1889万元,华西牛总拍卖金额725万元。

代表们争相举牌竞拍。

7月的内蒙古草原,绿草如茵,花香遍地。特别是有着“天边草原”美称的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更是碧草连天,天上白云朵朵,地上牛羊成群。

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预选参加的全国种公牛站、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乌拉盖肉牛育种企业、家庭牧场共15家,参拍和展示的种公牛共计75头。

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在“天边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举行。

本次拍卖会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等单位进行指导,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家、肉牛养殖者等参加拍卖会。此次拍卖会的75头种公牛来自全国15家种公牛站和核心育种场,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对参拍后备公牛进行了全方位评估。

为全国种公牛获奖者颁奖。

本次拍卖会首次采用传统遗传评估+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对75头参拍后备公牛进行了初生重、断奶重等20个性状的表型育种值估计和中国肉牛选择指数计算。经过综合评定,共有来自6家单位的7头种公牛获得金牛奖,14家单位的20头种公牛获得银牛奖。

拍卖会启动仪式前的蒙古舞表演。

据了解,华西牛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培育工作起始于1978年,经过43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形成了当前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较突出、遗传性能稳定的专门化肉用牛新品种。2003年,乌拉盖管理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原1978—2003年培育的“乌拉盖牛”基础上,开展华西牛肉牛新品种选育工作。

乌拉盖草原天蓝、草绿、水美,空气清新,具有天然的养殖优势。

目前,乌拉盖管理区本土培育的华西牛整体存栏规模达到3.4万头左右,经华西牛育种联合会和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登记认证1.1万余头,已累计组建核心群26个,育种群3个,核心群已认定的华西牛0.4万余头。全国华西牛存栏数为2.77万头,分布于新疆、湖北、云南、吉林、河南、重庆、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全国9省区。其中锡林郭盟华西牛存栏2.19万头,乌拉盖管理区认定华西牛存栏数为1.5万头,占锡林郭勒盟存栏华西牛头数的68.49%,占全国华西牛存栏数的54.15%。(中国日报内蒙古记者站 袁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国科学报]标王66万!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竞拍激烈
下一篇:[农民日报]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举行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