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把脉风险 聚焦安全 ——《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21年)》正式出版

来源: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孟璐 发布时间:2021-10-22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全国12家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站)、60家乳制品企业共同编著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报告—《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报告》对我国奶业基本情况、国产奶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估研究,对国产奶与进口奶质量安全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科学回答了“国产奶好还是进口奶好”等社会热点问题。《报告》指出,奶类具有“基础营养”与“活性营养”双重营养功能,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2015年至2020年连续六年的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完全处于受控范围内,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食品行业前列,奶制品消费创阶段性新高。

  一、奶类不仅具有提供能量、脂肪、蛋白、矿物质等“基础营养”作用,更是发挥着“活性营养”功能。奶类含有的活性因子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缓解脑中风,还可以显著预防人体轮状病毒诱导的腹泻、缓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全球新冠疫情流行背景下,奶类对人体营养、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稳态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奶制品合格率连续6年超过99%,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10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家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食品行业的整体合格率为97.7%,生鲜乳、奶制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9.8%以上,乳品安全位居食品行业前列。

  三、我国奶制品消费创阶段性新高。2020年,我国奶制品需求达到5431万吨,同比增长8.0%。人均奶制品消费量达到38.6kg,与2019年的35.8kg相比,增长7.8%,奶制品消费需求实现15年来最快增长,创阶段性新高。但目前我国奶类消费仍以液态奶消费为主,干奶制品消费量低,其中奶酪的人均消费量不足0.1kg/年,与世界主要奶业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四、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更加营养新鲜。《报告》指出,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相比,黄曲霉毒素M1、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主要安全因子无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糠氨酸含量和乳果糖含量高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而α-乳白蛋白含量和β-乳球蛋白含量等则低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五、优质乳工程持续推进。2016年以来,共有60家企业申请加入实施优质乳工程,截至2020年底,通过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优质乳工程验收的企业达到30家。通过对加入优质乳工程企业巴氏杀菌奶与进口巴氏杀菌奶进行比较,发现糠氨酸含量显著低于进口巴氏杀菌奶,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则显著高于进口产品。

  《报告》建议,加强对进口液态奶的风险评估。国产液态奶与进口液态奶中的兽药残留等主要风险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国家安全限量标准。但是,进口液态奶的保质期和上架期均显著长于国产液态奶,而且进口液态奶的糠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国产液态奶,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国产液态奶。因此,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建议加强对进口液态奶的风险评估研究,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数据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优质功能畜产品团队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取得丰硕成果
下一篇: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证实热处理强度影响牛奶免疫活性蛋白保留程度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