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牧医所揭示不同尾型中国绵羊品种群体遗传差异

来源:猪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作者:赵福平 发布时间:2021-08-19

  近日,牧医所利用高密度SNP芯片数据对我国不同尾型的地方绵羊品种进行了有效群体大小估计、全基因组长纯合片段(ROH)扫描及高频ROH基因组区段鉴定,检测出不同群体特有和共有的ROH基因组区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深度挖掘功能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IF=5.032)上。

  据王立贤研究员介绍,良好的近交控制是畜禽遗传改良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利用系谱信息评估近交(FPED)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系谱信息难收集、错误率高、历史近交被忽略等问题。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芯片等成本的降低,利用分子信息评估近交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利用高密度SNP芯片数据(600k)对大尾寒羊,阿拉泰羊,呼伦贝尔羊、草原短尾羊和西藏羊等不同尾型的五个绵羊品种进行了连锁不平衡检测、有效群体大小估计、观测杂合度和期待杂合度近交系数计算(FHOM),基于ROH进行了全基因组近交系数计算(FROH)。结果显示,多种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与FROH评估结果几乎一致。特别是基于ROH检测到大尾寒羊群体最高的平均近交水平达到0.0808,并且具有最高比例的ROH片段(0.037),表明该群体近世代有效群体小、近交程度高,与大尾寒羊的群体现状相吻合。此外,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群体内高频ROH区域,筛选出了与群体特征一致的重要经济性状基因,例如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相关的 PDGFD 、 HOXA10 基因,与生长发育相关的 TNNI1 、 CSRP1 和 EEF1A2 基因。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硕士研究生刘家鑫和博士研究生史良玉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王立贤研究员和赵福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jasb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04-021-00608-9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鸡遗传育种团队发现鸡肌肉木质化活体检测标志物
下一篇:《生牛乳中体细胞数控制技术规范》等4项农业行业标准顺利通过预审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