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系统综述营养、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奶牛乳房炎的影响

来源: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 作者:郑姗姗 发布时间:2024-03-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研究并系统综述了营养、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奶牛乳房炎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AnimalNurition)》上。

乳房炎几乎影响着包括人类和奶牛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营养因素和胃肠道微生物群(GM)及其代谢物均参与乳房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营养不良,特别是负能量平衡(NEB)被认为是牛对乳房炎易感性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转基因失调可通过肠-乳腺途径直接触发或加重乳房炎,导致奶牛的乳汁和胃肠道(GIT)中有益共生菌减少、细菌多样性降低、病原体和促炎代谢物增加。本文综述了营养(能量和微量元素水平)与乳房炎的关系,以及转基因和代谢物在调节乳房炎中的作用。同时,该文章还为预防和减轻乳房炎提供了几种非抗生素策略,如通过添加微量元素、益生菌、短链脂肪酸(SCFA)、高纤维日粮、菊粉和芳基烃受体(AhR)等预防和减轻乳房炎。

牧医所博士毕业生汪悦为论文第一作者,熊本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2022YFD1301102, 2023YFD2000703))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405-6545(24)00028-3

营养、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奶牛乳房炎发生与控制途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发现红三叶草异黄酮可增强牛奶抗氧化能力
下一篇:牧医所联合育成华蒙肉羊和双乾肉羊两个新品种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