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科研活动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活动
分享到

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揭示黄连碱抑制脲酶活性的作用机制

来源: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赵圣国 发布时间:2022-01-1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瘤胃细菌脲酶天然抑制剂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能抑制脲酶活性的天然化合物——黄连碱,并揭示了黄连碱抑制脲酶活性的机制,为提高尿素氮利用率和减少氮排放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7.96)上。

脲酶是反刍动物瘤胃中催化尿素分解产生氨的关键酶,利用抑制剂调控脲酶活性可以有效提高瘤胃微生物对尿素氮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氮的排放。植物源天然化合物具有高安全性、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是目前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的首选目标。

为了实现脲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研究人员以奶牛瘤胃细菌脲酶结构蛋白的活性中心为靶标,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植物源化合物库,同时分析脲酶活性,结果筛选获得了具有高效抑制作用的植物源天然化合物——黄连碱,该化合物对脲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45 μM,抑制能力是商业产品乙酰氧肟酸的10倍。黄连碱可显著降低瘤胃微生物发酵时尿素分解速率和氨生成速率,验证了黄连碱在瘤胃中具有抑制尿素分解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黄连碱通过与脲酶活性中心的镍离子以及柔性区域的氨基酸作用来发挥抑制能力,并鉴定出其主要靶标氨基酸为丙氨酸(第362位)、组氨酸(第320位)、半胱氨酸(第318位),揭示了黄连碱抑制脲酶的作用机制,为新型天然脲酶抑制剂饲料添加剂开发提供了支撑。

图片.png

图  黄连碱与脲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机制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资助。贺越为文章第一作者,赵圣国和王加启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51946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整合选择信号和多性状关联分析探索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基础
下一篇:饲草育种与栽培团队完成紫花苜蓿育成品种首个同源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