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影响鸡肠炎沙门氏菌抗病力的作用机制,为家禽抗病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
据赵桂苹研究员介绍,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的多发性、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维持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H/L)反映了家禽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但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人员以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高H/L鸡和低H/L鸡作为试验动物,结合肠炎沙门氏菌人工感染,比较分析高H/L鸡和低H/L鸡在感染后7天和21天血清细胞因子、载菌量等免疫指标,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及短链脂肪酸等。微生物组研究显示,低H/L鸡在感染7天和21天时均表现出更高丰度的变形菌和拟杆菌。厌氧菌属和短链菌属与H/L显著相关。另外,拟杆菌与感染后体重、丙酸盐和戊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此外,对高H/L鸡和低H/L鸡盲肠菌群功能的比较分析表明,与高H/L鸡相比,低H/L鸡具有更丰富的免疫途径和更低的毒力因子。以上研究显示,低H/L鸡对肠炎沙门氏菌抗性更强,并且可能是共栖变形菌和拟杆菌参与了沙门氏菌抗感染途径。
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博士研究生Mamadou Thiam和助理研究员王巧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赵桂苹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2.81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