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禽流感病毒(AIV)感染鸡过程中病毒和宿主基因的动态调控机制,为家禽抗病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据赵桂苹研究员介绍,H5N1 AIV属于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同时具有传染快、流行广、变异速度快等特点,给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从长远来看,采用遗传学方法从遗传本质上提高鸡群抗AIV能力,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
研究人员以H5N1 AIV为研究对象,利用dual RNA-seq技术,系统检测了病毒感染鸡胚胎成纤维细胞(DF1)0h、6h、12h和20h后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宿主mRNA和LncRNA的表达。研究共鉴定到2762个差异表达宿主mRNA和1416个差异表达LncRNA。深入研究发现, CSE1L 为促AIV复制基因,敲降其表达后病毒滴度下降超过10倍。同时,LncRNA-MSTRG.14019.1在不同感染时间点差异表达,并通过cis方式靶向调控 CSE1L 的表达。因此,LncRNA-MSTRG.14019.1可能通过靶向调控 CSE1L 的表达进而影响病毒复制。这项研究提供了对H5N1 AIV感染过程中RNA水平上宿主-病毒相互作用的更全面的了解。
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王巧和硕士研究生王子渲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赵桂苹研究员和李庆贺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2.828277/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