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肉牛新品种——牧医所与平凉市开展科技合作

作者:徐哲 张路培 发布时间:2019-01-13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计划,1月8日,牧医所与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平凉市委书记郭承录,牧医所所长秦玉昌出席签约仪式并发表讲话。秦玉昌与平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奋彦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牧医所党委书记马莹出席签约仪式,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主持签约仪式。

  郭承录强调,平凉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养牛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造就了独特的平凉红牛优质肉牛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初见成效,种、养、加、贸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牧医所是全国综合性畜牧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在肉牛育种方面优势明显。共建“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对于提升平凉红牛品质、加快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郭承录表示,平凉市将积极做好基地各项协调保障工作,竭尽全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将基地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把平凉红牛打造为大动物育种的第一品牌。

  秦玉昌在讲话中指出,平凉是全国肉牛养殖的优势产区,多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加强肉牛地方品种保护,深化院地科技合作,对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秦玉昌强调,平凉红牛产业虽具有一定规模,牛肉品质优良,但目前只是一个品牌,不是一个品种,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地方肉牛新品种,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产品品牌,促进平凉红牛产业的形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牧医所将秉承求真、务实、创新、卓越的发展理念,将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平凉红牛育种硅谷,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牛育种能力。

  马莹与基地所在地平凉市崆峒区党委负责同志就所地党支部共建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将以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以支部共建为抓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养殖农民生产水平和收益,推动当地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峰,市政协主席王大睿,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副市长宋全科等地方领导,以及牧医所副所长张之宣,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首席李俊雅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优质功能畜产品创新团队孙宝忠研究员,科技管理处徐哲副研究员等参加签约仪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秦玉昌所长一行赴甘肃庆阳调研畜牧业产业扶贫工作
下一篇:财务处举办新个人所得税法解读培训会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