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2023年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会专题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办公室 作者:高冰清 发布时间:2023-07-19

7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举办2023年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会专题会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体制改革处处长石祖梁,牧医所所长秦玉昌、党委书记张明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以及全国畜牧兽医科研机构40位所(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牧医所副所长周正奎主持。

会议交流了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科研组织模式、北方中心建设和科研组织模式等创新经验。探讨了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框架下,如何找准定位,强化职能,加强协作,全面提升畜牧学科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打造上下游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机制。

侯水生指出,农业的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在于现代化。要培育节粮品种,提高饲料转换效率,推广养殖技术,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优化养殖理念,提高养殖效率,聚焦食品加工,为肉蛋奶供给提供保障,提高畜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畜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全国各地畜牧科技力量要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和需要开展研究工作。

秦玉昌表示,牧医所作为畜牧学科的牵头研究所,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以目标任务为导向,推进重大平台资源共享,打造公益性科研阵地,提前布局项目成果联合申报,推动国家与地方上下游结合、错位发展,更大地发挥畜牧科研院所的力量。

会议强调,进一步共同推动畜牧学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要以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国家畜禽育种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为依托,联合地方科研院所,重点解决我国畜禽种业和产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效节粮、优质、高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新品种,创新畜禽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引领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国民提供充足、优质的动物蛋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二要加强在科研项目统筹组织方面的合作,实现共赢。以国家农业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和精准鉴定等项目为牵引,集聚中央、地方、企业三支科研力量,组织协同攻关。同时加大与地方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中央科研单位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地方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协助解决区域性重大关键问题。三要充分发挥联盟在组织机制创新方面的优势,围绕畜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设计、各环节密切协同、优势互补的协同协作机制,破解畜禽产业难题、摆脱路径依赖,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畜牧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国畜牧兽医学科研究所所长代表山东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所长宋恩亮、重庆畜科院副院长王启贵、牧医所副所长李俊雅,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林克剑等作了主题交流发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国际学术期刊《Animal Research and One Health》 创刊大会在京举办
下一篇:第三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暨AROH创刊大会在京召开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