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牧医所召开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学科发展研讨会

来源: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作者:赵善江 发布时间:2019-06-28

  6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张胜利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赵要风教授,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郭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刘维全教授出席会议。所长秦玉昌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副所长张军民主持,研讨会由王宗礼主持。

  秦玉昌指出,学科建设规划是牧医所全面贯彻落实“三个面向”“两个一流”贺信精神和全面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保障,是牧医所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的基础战略工程,加强学科建设规划是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培育重大成果产出的有效途径。今年上半年,牧医所先后启动6大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到所对学科未来10年发展规划进行点评,立足学科发展基础和优势特色,明晰定位,理清方向,凝练学科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集团作战”持续攻关1-2个重点任务,培育重大成果产出。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学科研究室主任朱化彬就学科目前的发展情况、工作基础和研究方向,以及未来10年学科在科研选题、人才培育、平台基地建设、国际交流和成果培育等方面的规划进行了汇报。

  与会同行专家认真审议了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学科的发展报告和学科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学科未来要面向生产、面向企业,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把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聚焦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上来,强化与企业主动合作的意识,整合多方资源对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二是学科内部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交叉互融,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创新模式,从平行、分割的“单兵作战”快速转位形成“协同攻关”模式,加快重大成果和高水平文章的培育进程;三是学科要继续提高技术应用效率,同时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打好“组合拳”,尽快突破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四是要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多压担子,多培育学科自有人才。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牧医所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助于进一步梳理研究所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学科定位,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提升学科整体发展实力,加快研究所“两个一流”建设。

  所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主任,团队首席和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牧医所举行“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联合会”揭牌仪式暨“肉牛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论证会
下一篇:牧医所召开草业学科发展研讨会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