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来源: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 作者:周正奎 发布时间:2018-06-08

  6月5日,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年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成功召开。牧医所党委书记马莹、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农业农村部科教司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处长崔江浩分别代表依托单位、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和管理部门致辞。开幕式由重点实验室主任侯水生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的12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莅临大会,并完成了开放课题的评审,现场公布了评审结果,共10项课题获得资助。

  

  年会结合“未来畜牧学”论坛,特别邀请了国际家禽领域两位著名学者:以色列希伯来大学Avigdor Cahaner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杨宁教授做大会报告。Avigdor Cahaner教授做了题为“Feather coverage in broilers: genetics, breeding and performance aspects”的报告,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他培育无毛鸡和裸颈鸡的历史。杨宁教授作了“全球家禽业发展趋势、挑战与技术对策”报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描述了家禽业未来发展趋势,启发科技工作者根据市场与消费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与策略,从而促进家禽业健康发展。报告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进一步就报告内容进行延伸讨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而热烈。

  

  侯水生指出,实验室的核心作用就是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此次学术年会是一次重要的创新与尝试,将进一步加强团队间的学术交流,形成崇尚科学、开放活跃的实验室文化,让实验室真正成为促进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

  青年学术论坛的设立是本次年会一大亮点,论坛由家禽遗传育种、家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两个主题组成。重点实验室所属动物资源与遗传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等相关的8个创新团队共12名青年学术骨干带来了精彩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论坛现场座无虚席,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积极讨论、提问。经过学术委员会和团队首席评选,青年论坛报告共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大会赞助单位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为获奖者提供了奖金,在场所有提问者均获得精美奖品。牧医所副所长文杰研究员、动物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马月辉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述林研究员、张路培副研究员分别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侯水生在总结中指出,此次青年论坛报告水平高、内容广,展示了青年研究人员的优秀工作,体现了我所在这一领域雄厚的研究实力,青年力量是实验室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在青年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形成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创新文化与价值观,继续书写新的辉煌。

  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欧饲用抗生素替代共同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下一篇:创新文化结硕果 凝心聚力续辉煌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