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关伟军

关伟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庆尚国立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双重博士后。中-韩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家。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畜禽体细胞库,2006年被评为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家养动物种质资源细胞与分子立体式保存的开拓人。

    个人信息

  关伟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庆尚国立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双重博士后。中-韩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家。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畜禽体细胞库,2006年被评为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家养动物种质资源细胞与分子立体式保存的开拓人。1987~1989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90~1993年于东北林业大学动物资源学院获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5~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获东北林业大学动物资源学院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动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20多年前,首次提出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微观实物立体式保存的科学理念,现任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家养动物细胞与分子保存(库)中心主任;国家家养动物细胞与分子(库)实物汇交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国家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野生动物生态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遗传标记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担任50余个SCI收录源期刊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国家畜禽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原国家“863”和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多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技术奖等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和成果

  20多年来,始终坚持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永久利用的科学理念,恪守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和学术道德。主要从事重要和濒危家养动物体细胞、干细胞、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线粒体DNA文库、突变体库、功能基因、精液、卵母细胞和胚胎等保存及应用等研究工作:1、利用保存多年的体细胞和分子实物进行细胞凋亡、细胞融合、细胞信号转导、基因在细胞中表达调控、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等研究;2、干细胞克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畸胎瘤形成、基因突变、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诱导分化和动物医学模型建立等研究;3、生殖细胞、体外受精胚胎和核移植胚胎等表观遗传学研究;4、利用保存多年的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筛选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进行转基因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5、利用保存多年的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方法和技术研究。

  经过20多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建立了完善的家养动物细胞和分子立体式保存及应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并保存了大量实物:1、保存畜禽体细胞13万余份,并按照国际细胞质量检测标准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动力学、核型、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功能基因表达、细胞融合、细胞凋亡、活力、活率、细菌、支原体和病毒等12项检测内容,达到国际优质细胞标准,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畜禽体细胞库,2006年被评为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列入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2、保存畜禽干细胞4万余份,并按照国际细胞质量检测标准进行鉴定,均达到优质细胞标准,包括形态学、动力学、RT—PCR、免疫组化、克隆能力、诱导分化、核型、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功能基因表达、细胞凋亡、活力、活率、动物模型、细菌支原体和病毒等16项检测内容;3、构建了重要濒危畜禽品种的基因组文库,覆盖率达到99%的国际标准。4、构建重要濒危畜禽cDNA文库42个,覆盖率达到99%的国际标准;5、克隆并保存功能基因300余个,其中168个基因序列被GenBank收录;6、保存部分家畜的精液、卵母细胞和胚胎;7、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E—平台标准62个;8、国家专利申请68项,授权36项;9、SCI论文226篇,累计影响因子580,一区论文46篇;10、出版教材和理论专著8部,其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代表性专著《家养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理论与技术》,200余万字;1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教材奖和教学成果奖5项。


    在研项目

  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家养动物细胞与分子保存及应用(NGCDAR-IAS202507)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畜禽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家养动物体外培养物保存与鉴定(ASTIP-IAS-01)

3.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珍稀濒危地方猪种体细胞收集与应用(2021YFD1200303)


    代表性论文和专利

    主要代表性论文:

    发表SCI论文226篇,累计影响因子568,其中代表性论文如下:

    1.Gao Y, Mi N, Wu W, Zhao Y, Fan F, Liao W, Ming Y, Guan W, Bai C. Transfer of inflammatory mitochondria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M1 macrophages induces ferroptosis of pancreatic beta cells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Extracell Vesicles. 2024;13(2):e12410(IF:16).

    2.Gao Y, Zhang Y, Mi N, Miao W, Zhang J, Liu Y, Li Z, Song J, Li X, Guan W, Bai C.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M1 macrophages and EMT of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implications for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J Nanobiotechnology. 2025;23(1):163-184(IF:12.6).

    3.Yuhua Gao;Ningning Mi;Ying Zhang;Xiangchen Li;Weijun Guan;Chunyu Bai. Uterine macrophages as treatment targets for therapy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by modified ADSC-EVs through a circRNA/miRNA/NF-κB pathway.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22;20 (1):487-505 (IF:10.2).

    4.Yuhua Gao, Chunyu Bai,Dong Zheng, Changli Li, Wenxiu Zhang, Mei Li, Weijun Guan, et al.Combination of melatonin and Wnt-4 promotes neural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bovine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andrecovery from spinal cord injury. J Pineal Res. 2016 ;60(3):303-312IF=10.39.

    5.Bai C, Li X, Gao Y, Yuan Z, Hu P, Wang H, Liu C, Guan W, et al. Melatonin improves reprogramming efficiency and proliferation of bovine-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J Pineal Res. 2016 61(2):154-67(IF:10.39).

主要代表性发明专利:

申请国家专利68项,其中授权36项,代表性专利如下:

  1.五指山小型猪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及其培养方法(ZL200610161943 .8)

  2.连城白鸭胚成纤维细胞系及其培养方法(ZL 200610161945.7)

  3.宁鸡胚成纤维细胞系及其培养方法(ZL200610164983.8)

  4.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决定簇部分多肽及其应用(ZL201010034219 .5)

  5.巢蛋白部分多肽及其应用(ZL201010034425 .6)

  6.鸡pdx1多克隆抗体及应用(ZL201010105298 .4)

  7.天祝山白牦牛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Z200610161944.2)

  8.蒙古马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及其培养方法(ZL200610161946 .1)

  9.岷县黑裘皮羊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及其培养方法(ZL 200610161947.6)

  10.心肌特异性同源盒部分多肽及其应用(ZL201010034424 .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2815992,13910612158    E-mail: guanweijun@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