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圆满落幕。我所韩建刚博士与李崇阳博士凭借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分获银奖与铜奖,展现了我所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青年创新实力。
韩建刚博士牵头申报的“小反刍农业动物种质资源评价、育种平台构建与遗传材料创制”项目荣获“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银奖。我国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丰富,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但育种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遗传改良进程相对缓慢。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围绕“资源—技术—平台—材料”核心链条,系统整合多年研究基础,提出从种质资源精准评价到分子育种技术突破,再到优质遗传材料高效创制的整体解决方案,着力构建资源开发、性能改良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育种技术体系,助力增强我国小反刍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项目团队骨干包括李业芳、王丹丹、刘雪雪、张艳丽等在站博士后,并获得蒋琳研究员、马月辉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李崇阳博士负责的“结合胚胎全基因组选择与飞秒代谢成像构建数字胚胎AI大模型评估体系建立智能化牛性控体外胚胎工厂”项目荣获“揭榜领题赛”铜奖。我国牛产业规模巨大,但种源长期依赖进口,优良种质资源利用不足,繁殖效率低下制约了产业竞争力提升。项目聚焦牛体外胚胎生产关键环节,整合生殖医学与胚胎工程前沿技术,通过优化体外胚胎工厂体系实现性别控制与批量生产,结合基因组选育、飞秒代谢成像与人工智能建模,构建数字胚胎质量评估系统,筛选高育种价值与高移植成功率胚胎,推动建立优良种质的智能化高效扩繁技术体系。项目由牧医所王晶博士后、北大医学部孙昊博士后等共同参与,并获赵学明研究员、杜卫华研究员、余大为研究员,以及北大医学部生殖中心于洋研究员、朱欣教授等专家的指导支持。
据悉,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共吸引海内外8006个博士后团队、3.6万人参赛,赛事规模创历届新高。两位博士后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佳绩,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构建覆盖30至45岁青年人才的链式培养机制、实施以“青10条”为代表的一系列青年人才支持政策,并依托博士后专项资助计划强化后备人才储备的成果体现,也是牧医所加大对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支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牧医所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青年科研人员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