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牧医所博士后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来源:研究生工作处 作者:朱志扬 发布时间:2025-11-04

近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圆满落幕。我所韩建刚博士与李崇阳博士凭借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分获银奖与铜奖,展现了我所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青年创新实力。

韩建刚博士牵头申报的“小反刍农业动物种质资源评价、育种平台构建与遗传材料创制”项目荣获“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银奖。我国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丰富,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但育种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遗传改良进程相对缓慢。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围绕“资源—技术—平台—材料”核心链条,系统整合多年研究基础,提出从种质资源精准评价到分子育种技术突破,再到优质遗传材料高效创制的整体解决方案,着力构建资源开发、性能改良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育种技术体系,助力增强我国小反刍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项目团队骨干包括李业芳、王丹丹、刘雪雪、张艳丽等在站博士后,并获得蒋琳研究员、马月辉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李崇阳博士负责的“结合胚胎全基因组选择与飞秒代谢成像构建数字胚胎AI大模型评估体系建立智能化牛性控体外胚胎工厂”项目荣获“揭榜领题赛”铜奖。我国牛产业规模巨大,但种源长期依赖进口,优良种质资源利用不足,繁殖效率低下制约了产业竞争力提升。项目聚焦牛体外胚胎生产关键环节,整合生殖医学与胚胎工程前沿技术,通过优化体外胚胎工厂体系实现性别控制与批量生产,结合基因组选育、飞秒代谢成像与人工智能建模,构建数字胚胎质量评估系统,筛选高育种价值与高移植成功率胚胎,推动建立优良种质的智能化高效扩繁技术体系。项目由牧医所王晶博士后、北大医学部孙昊博士后等共同参与,并获赵学明研究员、杜卫华研究员、余大为研究员,以及北大医学部生殖中心于洋研究员、朱欣教授等专家的指导支持。

据悉,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共吸引海内外8006个博士后团队、3.6万人参赛,赛事规模创历届新高。两位博士后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佳绩,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构建覆盖30至45岁青年人才的链式培养机制、实施以“青10条”为代表的一系列青年人才支持政策,并依托博士后专项资助计划强化后备人才储备的成果体现,也是牧医所加大对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的培养与支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牧医所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青年科研人员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博士后大赛.jpg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牧医所青年工作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