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充分发挥联盟创新作用 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赵圣国 发布时间:2024-04-11

近日,由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奶业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优乳奶业研究院(天津)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奶业发展形势分析暨2024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明富书记致欢迎辞。他表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的重要产业,是关系亿万民众的民生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此次联盟工作推进会的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奶业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要求,开创奶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一直以来,牧医所紧紧围绕奶业高质量发展,建强建优奶业科技创新团队,在“多产奶、产好奶、喝好奶”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的合成与应用” “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及应用” “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三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了重要力量。由奶业联盟推动实施的“优质生乳—绿色低碳工艺—优质产品评价”一体化优质乳工程,将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融合,已在全国28个省份71家乳品企业实施应用。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将充分发挥研究所的科技平台与资源优势,以发展奶业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以优质乳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科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推动奶业科技进步。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刘涛副局长对奶业联盟近年来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奶业联盟在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首批标杆联盟,2023年再次被认定为标杆联盟。联盟实施的优质乳工程已发布66项标准,应用优质乳工程技术生产的巴氏杀菌乳产量已占到全国同类乳品产量的97%以上,示范应用企业销售量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乳企的核心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对于奶业联盟的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持续加强奶业科技协同创新;二要持续推进联盟实体化运行;三要持续加强宣传引导。他表示,当前中国奶业仍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联盟在积极推进优质奶工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优质奶来自于本土奶的宣传,积极承担一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特别像复原乳、优质乳等等,以这些标准为出发点,加强相关宣传。让国民都能喝上优质的牛奶,这是奶业联盟的使命但当,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体现。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卫琳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总结了当前奶业发展形势并对未来奶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2019年至2023年,全国奶业产量年均增速达到6.2%,我国奶业正不断朝着生产标准化、供给多元化、产品优质化、产业一体化发展。2023年,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约75%,奶牛年单产的平均值达到9.4吨,生鲜乳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监测结果表明,2023年,乳脂肪、乳蛋白平均值含量分别为3.91%和3.28%,主要营养卫生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她指出,我国奶业发展存在养殖成本偏高、优质饲草料开发利用率不足、奶牛使用年限较短、环保压力较大、养殖加工相对脱节、乳制品产品线窄等问题,影响我国奶业稳定健康发展。她提出要着眼补齐短板,以新质生产力为奶业赋能,激发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她表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降本提质强链增效,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突破,提升奶牛养殖综合效率;二是着力打通现在奶业发展的堵点卡点,优化产业组织模式,创新性配置,推动奶业生产全过程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三是瞄准消费升级方向,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最后,她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协同协作,共同推动我国奶业朝着生产标准化,供给多元化,产品优质化,产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前行,为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jpg

会议围绕主题“扩大奶类消费,助力健康中国”,安排了奶业发展形势分析专题报告和企业家圆桌论坛。出席会议的产学研各界代表立足奶业前沿科技热点、紧扣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围绕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研判,会议认为持续实施优质乳工程,进一步提高国产奶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全力把国产奶打造成为优质奶,为人民美好生活奉献一杯好奶,是全体奶业人的初心与使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第六届反刍动物大会暨2024年规模化牧场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
下一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林调研牧医所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