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牧医专家进灾区 指导养殖复生产——中国农科院牧医所支援河南灾区纪实

来源:成果转化处 作者:周凌云 发布时间:2021-08-16

  全力以赴,迅速行动,火速驰援受灾一线

  河南遭受极端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养殖场户生产停滞,畜牧业损失严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农科院总体工作部署,牧医所第一时间成立了抗灾救灾指导专家组,赴河南新乡县开展畜牧业减灾复产工作。牧医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措施,在线指导专家组在一线的工作。

  “把我们的畜牧养殖技术送到受灾老乡的猪舍里、鸡舍里、羊圈里、牛棚里,让养殖户坚定信心,没有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带领他们恢复正常生产。”这是专家组成员共同的心声。

  全面调研,制定方案,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

  8月1日-8日,专家组先后到畜牧业受灾较为严重的新乡县合河乡、大召营镇、朗公庙镇、七里营镇、小冀镇、翟坡镇和古固寨镇等乡镇进行实地调研。专家组通过现场查看受灾圈舍、与养殖场户以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交流,及时掌握了畜禽受灾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专家组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就减灾复产措施进行了商讨,研究制定了畜牧业灾后恢复生产和提升技术方案。专家组还制作、发放了技术明白纸,围绕规范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做好消毒防疫、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营养水平、适时更新畜禽种群和设备设施等方面,给出了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导措施,全力保障畜牧业减灾稳产。

  全面覆盖,跟踪指导,捐赠亟需复产物资

  为尽快铺开畜牧减灾复产工作,实现技术指导全覆盖,专家组多次与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需求对接和方案讨论,建立了联络通讯录以及帮扶专家库,构建了线上线下长效帮扶机制,畅通了专家与养殖场户的沟通渠道。专家组制定的技术方案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养殖场户的肯定。受灾场户畜禽产能恢复明显,蛋鸡产蛋率由受灾后不到50%提升到75%以上,鸡群采食、饮水和蛋壳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猪应激减轻,采食、饮水和长势明显恢复。

  为帮助巩义市做好灾后防疫,牧医所筹集消毒物资30吨并交付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帮助受灾养殖场户消毒圈舍、清洁环境,尽快恢复生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到牧医所调研
下一篇:牧医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交流会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