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践行“两学一做”,情送贵州科技

来源:猪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7-2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7月14至17日,牧医所第五、第六支部联合前往贵州开展了党日主题实践活动。在袁学志书记和韩雪松副所长的带领下,18名党员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并重温入党誓词。

传经送宝,科技下乡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精准脱贫势在必行。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第五支部与国家贸促会扶贫办、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委多次商讨,根据从江县“136”发展思路,确定科技精准扶贫方案。针对该县畜牧业发展需要,尤其是该县“第一工程”的香猪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瓶颈,第五支部牵手第六支部前往从江县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在县农业局举办了科技下乡培训会。培训会上,李刚教授、朱化彬研究员和唐中林研究员分别做了“小型猪疾病防控”、“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繁殖技术”以及“香猪健康养殖”的专题培训讲座,向100余名从江县农业局相关干部、养殖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讲授了肉牛和香猪的养殖、繁育和疾病防控等知识。党员们还深入“从江香猪”最大的养殖公司—贵州粤黔集团,实地考察了从江香猪饲养基地,从饲养管理到疫病防治与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针对性地给予了技术指导。县委常委、副县长刘烁说:这次科技活动为提高从江县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提升从江养殖技术水平,推动从江县通过香猪养殖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将促进从江香猪产业化的发展。县农业局韦建灵局长表示,将来需要请我所进一步就香猪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互学互做,基层支部座谈

从江岜沙苗寨是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保护民族村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岜沙人至今保持着一、两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习俗。少数民族区域的基层党建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如何平衡传统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带着这些疑问,支部党员走访了从江县丙妹镇岜沙中心村,并与来自国家贸促会挂职的村第一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带着在村里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体会,一一解答了我们的疑惑。书记提到的一段往事让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暖流,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是在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委以纪念。通过这次深入座谈,村民对共产党的感恩,对自然的敬畏,对幸福的理解,让每位同志思考良多,更让每位党员感受到我们党在基层支部建设和经济扶贫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瞻仰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言

随后,党员同志们又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是在中央全会闭幕后,党内最高级别的会议,决定了当时红军长征战略转折的大政方针。会议作出的决议对团结全党全军力量,鼓舞斗志,消除失败主义和游击主义的危险倾向,坚定红军革命信念,树立胜利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黎平会议纪念馆设有1个序厅、4个单元展厅(第一单元:战略战役北上抗日;第二单元:伟大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第三单元:走向胜利;第四单元:红色记忆)、2个临时展厅(黎平古城沙盘、今日黔东南)。在展出红军长征简况的同时,主要展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三个第一次”,即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第一次战略转兵-黎平转兵;第一次大整编-黎平整编等红色历史文化。展厅内占有珍贵的历史照片400余幅,实物150余件,电文、图表等场景8个。看着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党员们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破旧的草鞋、磨烂的衣物、简单的枪支,忘我的决心、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虽然仅是一个简短的红色教育参观,但对我们每名党员却是一次心灵上的震撼与洗礼。

活动结束后,同志们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和伟大复兴创建的丰功伟绩和历史贡献,立志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坚定信念、艰苦卓越、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2017国际奶牛新技术大会暨粮改饲与奶牛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与示范项目大会成功召开
下一篇:“未来畜牧学”论坛第八讲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