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热烈祝贺我所文杰研究员、李俊雅团队荣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

来源: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王巧 陈燕 发布时间:2022-12-09

近日,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种业科学家奖办公室发布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获奖名单,牧医所鸡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文杰研究员以及由李俊雅研究员领衔的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获此殊荣。

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于2021年设立,是大北农集团主席邵根伙博士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等有关种业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经与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主席翟虎渠教授商议设立,旨在奖励在我国植物、动物、微生物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种业科学家和团队,每年评选一届。

获奖人简介:文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鸡)首席科学家、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组长,是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先进工作者、农科英才领军人才等获得者。长期从事鸡肉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基础、分子营养调控及前沿育种技术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发明国内首款“京芯一号”鸡基因组育种芯片并建立鸡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白羽肉鸡新品种“广明2号”首批通过国家审定,打破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培育黄羽肉鸡新品种5个,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已有6项育种技术成果转化超过3000万元;发表论文1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编写专著5部。

文杰研究员

获奖团队简介:肉牛作为大家畜,育种长路漫漫,道阻且长。秉持着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精神,李俊雅研究员带领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握稳前辈育种人的“接力棒”,秉承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以振兴民族种业为己任,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和生物育种三大方向,从育种数据平台、基地建设布局、人才队伍组建、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我国畜禽育种的“国家队”、种业创新的主力军。在育种技术上,构建了我国第一个肉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率先将基因组选择应用到肉牛育种,引领了我国肉牛育种方向。在新品种培育上,培育了华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为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奠定了种质基础。在组织机制上,指导成立了育种联合会以实体化运行,真正实现了全国肉牛“一盘棋”的联合育种,推动我国肉牛业的高质量发展。

李俊雅研究员

牛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张合成与牧医所科研人员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下一篇:第七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