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通知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分享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2022年暑期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来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发布时间:2022-06-10

为增强高校优秀大学生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认知和兴趣,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拟于7月中旬举办2022年暑期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活动,同时进行202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初步选拔工作。欢迎有意报考本学科推荐免试的应届本科生报名参加。

一、研究所及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学科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牧医所定位为国家级社会公益性畜牧兽医综合科技创新研究机构,以畜禽和牧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资源研究和品种培育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手段,以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为保障,以生产优质安全畜禽产品为目标,开展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的应用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着重解决国家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1人,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51人,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28人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8人。有畜牧学、兽医学、草学三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牧医所牵头组织参评的畜牧学评估结果为A+。拥有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等国家级平台5个,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奶及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10个。建所以来,牧医所先后承担各类项目课题近千项,累计取得获奖成果150余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24项,省部级奖励133余项。获审定品种40个,登记著作权软件190余个,国家专利授权4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60项,发表学术论文4300余篇,出版著作310余部(数据更新时间:2021年11月)。

更多内容详见牧医所官网(http://ias.caas.cn/)。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包括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和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两个科研方向,由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猪遗传育种、鸡遗传育种、牛遗传育种、肉羊遗传育种、水禽育种与营养、蛋鸡和鸽遗传育种、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家畜胚胎工程与繁殖9个科技创新团队和羊遗传育种1个研究组构成。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功能基因挖掘、畜禽遗传资源的起源与进化、畜禽(猪、鸡、鸭、鸽、牛、羊等)遗传改良、育种原理与方法创新、分子育种新技术、快速的良种扩繁技术、畜禽新品种培育;基因工程技术创新及目的基因研发、农用基因工程猪创制、评价及新品种(系)培育;医用基因工程猪创制、评价及专门化品系培育;家畜体内胚胎发育与生产技术研究;家畜体外胚胎生产与发育机制研究。

该学科依托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和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动物遗传资源与营养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的科技平台,以及技术支撑平台“分析测试中心”。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点项目、948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等几十个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国家项目。编制了我国首部《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畜禽遗传资源体细胞库,培育了中国瘦肉型猪、中国荷斯坦牛(黑白花)、瘦肉型北京鸭、黄羽肉鸡新品种、白羽肉鸡新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华西牛等畜禽新品种(系)。实现了我国首例马人工授精、首例羊冷冻胚胎移植、首例猪冷冻胚胎移植,成功培育了原始创新的五指山小型猪实验用近交系,创制了一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修饰猪育种新材料,创新的基因修饰猪大规模高效制备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已取得科技成果2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16项。

想了解更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研究方向及内容,请前往牧医所官网(https://ias.caas.cn/kxyj/kyfx/246828.htm和https://ias.caas.cn/kxyj/kyfx/246829.htm)。

二、活动时间

2022年7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活动方式

线下或线上,线下地点为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四、活动内容

1. 研究所介绍或研究所参观;

2. 学科及各团队介绍;

3. 导师及学长经验交流;

4. 导师面试。

五、申请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且满足以下条件:

1. 国家“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生物学学科为A类学科所属专业的大学三年级本科生(2023年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具体要求如下:

(1)“双一流”高校入选学生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40%;

(2)“双一流”学科入选学生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

(3)其它院校学生综合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0%;

(4)若一所高校符合多个条件,按照最高条件计算。

2. 英语四级成绩在425分以上,通过英语六级和相关英语水平考试(雅思、TOFEL、GRE等)者优先。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注意:

(1)申请者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其他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一经选拔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报名及入选资格。

(2)不招收在职定向学生。

六、申请材料

1. 申请者需如实填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材料2-6,可压缩为zip文件,并命名为“姓名+就读学校”),如填写情况与事实不符,将取消预录取资格;

2. 个人简历;

3. 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

4. 前3年(四年制学生)或前4年(五年制学生)GPA成绩排名证明和综合排名证明;

5. 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或其它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

6. 其他证明材料,包括:(1)发表文章;(2)本科期间获奖证书;(3)本科期间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发明专利等证书。

以上材料按照顺序制作成一个PDF文件,以“牧医所2022年夏令营申请材料-高校名称+姓名”,发送至夏令营联系人邮箱。

七、申请及选拔流程

1. 申请时间:即日起到6月30日;

2. 申请方式:除申请人信息汇总表(EXCEL格式)之外,申请人须将所有申请材料的电子版(扫描版)按顺序合成1个PDF文件,通过邮件发送至邮箱zhaofuping@caas.cn,邮件请以“姓名+本科院校+2022年夏令营+手机号”为主题。

3. 资格审核:研究所将于7月1日前完成资格审核,7月3日左右将审核结果在牧医所网站(http://ias.caas.cn/)公布,并邮件或电话通知本人,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

八、其他

参加此次夏令营的优秀学员将发放预录取通知书,持有预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如获得所在高校推免资格,将直接录取为中国农业科学院202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如有意向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优秀者可获得直博机会。如未获得本次推免资格,凡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牧医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各创新团队任务饱满,经费充裕。学习期间助学金高。牧医所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优秀推免生(本科毕业学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且本科毕业专业所对应学科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为A+、A或A-的优秀推免生,经研究生院相关会议研究确定)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

九、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赵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18211093780;15210165752

邮箱:zhaofuping@caas.cn;zhlchias@163.com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附件下载:
  •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2022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docx
  •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2022年夏令营申请人汇总表.xlsx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22年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通知
下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学科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