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通知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分享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来源:人事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0-05-15

  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保障研究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政策要求,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遵循“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做好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各项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我所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各项工作,负责制定研究所复试工作方案,全面指导研究所招生考试工作;成立招生监督工作组,负责对研究所招生考试工作全过程进行程序督查,受理考生投诉。成立研究生复试小组,组织实施研究生复试工作。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所领导及各学科负责人组成;招生监督工作组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纪检委员组成;研究生复试小组主要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在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复试工作。

  三、复试工作安排

  (一)复试时间

  5月18日至19日:进行考生身份确认、复试资格审查,组织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复试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全员培训。

  5月20日至21日:进行线上分组复试。

  (二)招生指标和复试名单的确定

  2020年研究生院下达我所全日制学术学位型招生指标31个(含15个推荐免试硕士生指标),全日制专业学位型招生指标27个,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定向生)招生指标26个。“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指标另行通知。

  我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执行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一区基本复试分数线(名单见附件1)。

  (三)复试方式及要求

  1、复试方式

  采用远程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复试主系统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小鱼易连”作为备用系统。考生需要双机位模式参加复试,并按照要求做好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如有困难,及时向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反映。

  2、基本要求

  (1)网络及设备要求:考生需提前安装指定软件、提前准备并测试设备和网络,保证稳定顺畅的联网途径(宽带网线、WiFi或4G/5G信号),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或PC+外接摄像头和麦克风,Windows7以上版本)和一部智能手机、手机支架等。

  (2)环境要求:考生需在安静明亮的房间独立进行远程面试,周围环境不得对复试产生干扰。需保证房间内网络信号质量满足视频通话需求。复试过程中,复试房间内除考生本人外不能有其他人员。视频背景必须为真实环境。除复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如身份证、签字笔、空白草稿纸等)外,复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及与考试无关的电子设备等。

  (3)位置要求:考生正向面对主机位,距离本人30cm处,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保证面部清晰可见,不佩戴墨镜、帽子、口罩、耳机等,头发不可遮挡耳朵。第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拍摄(与考生后背面成45°角),确保可清晰拍摄考生本人和电脑屏幕。

  (4)纪律要求:除复试需要打开的软件,不允许再运行其他网页或软件,设备须处于免打扰状态,保证复试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或打断,不得与外界有任何音视频交互。复试期间考生不得录屏录音录像。复试开始前研究所将通过视频设备对考生的周边环境进行360度无死角检查。考生须在复试平台上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复试环节。复试期间如发生设备和网络故障,应立即联系研究所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要求启用备用系统或其他操作。

  (四)复试基本程序

  复试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考生身份和复试资格审查,第二阶段进行远程视频复试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

  1、考生身份确认及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考生须通过“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提交以下材料的电子版(扫描件或照片),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和身份确认: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③毕业证书(往届生)或学生证(应届生);④考生自述(自行打印填写并签字);⑤大学期间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⑥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⑦公开发表文章、所获专利、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等;⑧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报考登记表》。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参加复试。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①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复印件应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笔试将采用远程传输题目、考生限时答题的方式进行。笔试科目与考生初试科目不同。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拟录取名单公示前须将以上材料的纸质原件或复印件寄送至研究所,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

  2、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

  采取差额复试方式进行,差额比例不低于1:1.2。

  (2)复试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对专业知识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以及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占复试成绩的50%)、综合面试(占复试成绩的3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三部分。原则上每位考生的测试时间不低于30分钟。其中专业知识方面测试应不低于15分钟,综合面试一般应不少于10分钟,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一般应不少于5分钟。

  远程视频复试由研究所集中组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研究所对参加远程复试的考生逐一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时,可组织开展对考生的再次复试。

  (3)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专业基础知识成绩×50%+综合面试成绩×30%+英语口语听力成绩×20%

  复试成绩不合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复试结束后,研究所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按初试成绩(占60%)和复试成绩(占40%)加权得出录取总成绩,并在学科内进行名次排序,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录取总成绩计算方法: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四、调剂

  在满足教育部规定的调剂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按规定进行调剂。我所2020年第一志愿考生优先进行所内和院内调剂,同时接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报考类别须为“定向”)院外调剂考生。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各招生专业领域所需的院外调剂生源数具体如下:

  五、拟录取名单确定

  人事教育处根据复试结果并加权初试成绩后,提出拟录取建议名单,报研究所招生工作领导组审核。通过审核的拟录取名单在所网站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六、体检

  体检工作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后进行,采取由考生单独体检、单独寄送体检表的方式进行,研究所不再集中组织进行,也不再现场接收考生的纸质体检表。如遇特殊情况,体检工作可调整至新生入学后进行。

  七、监督与复议机制

  (一)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和复试录取结果的公平、公正负责。

  (二)实行监督制度

  研究所招生监督工作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随机到复试现场巡视检查或加入远程复试平台检查。

  (三)实行信息公布制度

  研究所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及时对外公布。

  (四)实行申诉复议制度

  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畅通,及时受理考生投诉和申诉。研究所招生投诉电话:010-62815861;研究生院招生投诉举报电话:010-62162692;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监督电话:010-82837456。

  八、其他

  本方案由研究所人事教育处负责解释。如内容与教育部、北京市招考委、北京教育考试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最新政策相冲突,以上级最新文件要求为准。

附件下载:
  • 附件2-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doc
  • 附件1-牧医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pdf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博士后岗位招聘启事
下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经济课题组编制外研究助理招聘公告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