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专业性)


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专业性)为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022年获批建设,依托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水牛研究所共建。

实验室聚焦牛遗传资源评价与育种,定位于以畜禽种质资源的“广泛收集、深入评价、积极创新、共享利用”为指导方针,以精准评价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突出系统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攻克牛、羊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支撑培育牛、羊新品种,为发展现代种业、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

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牛遗传资源精准评价、分子育种技术创新、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水牛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内容一是牛遗传育种,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挖掘与牛生长、肉质、繁殖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开展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致力于培育优质、高产的肉牛品种。二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对不同牛种的种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遗传资源库,开展种质创新和杂交改良工作,提高牛群品质和生产性能。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5人(高级职称38人),含神农领军人才1人、优青2人。“十四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55项、省部级及地方项目28项,经费1.58亿元。鉴定低氧适应等功能基因,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原创性成果。累计保存遗传材料216.37万份,培育的华西牛新品种日均增重1.36kg,种源替代率22%,打破进口依赖;研发“Cattle110K”芯片,成本降80%,推广芯片3万张,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450万元,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涌 院士

实验室主任:李俊雅 研究员


(2025年7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