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并对其群体结构以及不同地理来源亚群之间分化进行分析,证明了来源于中国的紫花苜蓿在漫长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已经独立形成了一个亚群,为后续开展紫花苜蓿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中科院生物一区Top期刊,IF=7.06)。
据文章通讯作者杨青川研究员介绍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原产于外高加索、伊朗和小亚细亚一带。公元前119年,汉使张骞出使从西域,将苜蓿种子带回中国,从此苜蓿开始在中国境内种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描绘了古代紫花苜蓿广泛种植的情景。目前我国紫花苜蓿种植6500万亩左右,但育成品种少,不能满足各地种植苜蓿的需求,严重制约我国苜蓿产业以及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220份紫花苜蓿核心种质进行重测序,群体结构表明我国紫花苜蓿品种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亚群,表明地理来源在紫花苜蓿群体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紫花苜蓿品种对我国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确定了350个共同候选遗传区域和686个选择基因。其中,17个与表型密切相关的选择区域,在不同地理来源的亚组之间显示出显著差异。结合表达分析和关联定位结果,鉴定出多个与紫花苜蓿根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jipb.net/EN/10.1111/jipb.1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