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学科团队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科技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期刊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闻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邮箱 图书馆
EN
  • 首页
  • 牧医概况
  • 学科团队
  • 人才队伍
  • 科研平台
  • 科技服务
  • 期刊联盟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工作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2006年更名)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国家设立的中央级畜牧科研机构,是畜牧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所况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大事记
    牧医标识
  • 牧医所设有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和畜产品质量与安全6大学科,21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13项。
    动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室
    草业科学研究室
    动物医学研究室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
  • 牧医所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5人,博士生导师77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4人,已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博士后
  • 牧医所现有6个科技创新平台、6个科技支撑平台、3个科技服务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试验基地10个,其中,自有试验基地4个,共建科研基地6个。
    国家级平台
    省部级平台
    院级平台
    国际平台
  • 高效率开放共享
    高水平国际合作
    高质量创新服务
    新品种
    新技术
    新产品
  •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牧医所先后牵头成立了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
    学术期刊
    创新联盟
  •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介绍
    专业设置
    导师介绍
  •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动态
    群团动态
    学习园地

新品种

首页> 科技服务> 新品种
分享到

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配套系)

来源: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侯水生 发布时间:2020-10-13

  在我国鸭肉消费量仅次于猪肉和鸡肉,约占肉类总消费量的8%,年出栏肉鸭35亿只,但是肉鸭种源却高度依赖进口。利用我国肉鸭遗传资源,通过数量遗传学育种理论和现代化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配套系于2018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农10第06号)。扭转了肉鸭种源依赖进口的局面,保障了肉鸭种业的安全。

  该肉鸭新品种采用了四品系杂交配套的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创建了肉鸭育种的二维码标记与数据采集系统、超声波测定胸肌厚度技术、 “剩余饲料采食量RFI”选择技术、肉鸭胸肌率与皮脂率估测与选种技术等,创新性显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经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其商品代肉鸭42日龄的平均体重为3496克,料肉比1.92:1,成活率98.6%,瘦肉率25.5%。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的商品代肉鸭在2018年的出栏量超过6亿只,约占全国市场的24%,大幅度提高了肉鸭品种的国产化率。

  该配套系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料重比低、耐粗饲等优点,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可以在全国肉鸭主产区推广应用。

  

  

  技术完成人:侯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水禽育种与养殖技术研究工作。育成Z型北京鸭配套系,推广数量每年超过5亿只,培育的瘦肉型北京鸭配套系的市场占有率从0%迅速提高到16.3%,实现了突破;培育的北京烤鸭专用北京鸭配套系具有极强的脂肪沉积能力,终结了我国传统北京鸭的填鸭方式。研究制定了“肉鸭饲养标准”(NY/T 2122)。我国多家大型鸭饲料、养殖企业每年依据该标准生产鸭配合饲料量超过1000万吨。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邮 编:100193

  联系电话:010-62815832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上一篇:中苜4号苜蓿
下一篇:Z型北京鸭简介
联系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43号京ICP备10039560号-5
Copyright ©20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