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主动适应新常态,为畜牧业保驾护航

作者:Admin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5年7月15日 第五版 发布时间:2015-07-17
分享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袁学志

■本报记者 李晨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我认为,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党委书记袁学志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我国现代畜牧业进程不断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袁学志告诉记者,各种制约发展的现实挑战依然存在。国内主要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如美国猪肉价格长期是中国猪肉价格的60,我国猪粮比价近一段时间连续处于5.5∶1至5∶1之间的黄色区域;在一些地方,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意识还没有建立,饲草料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饲用蛋白粕需求快速增长,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十年增加,畜牧业发展所需的饲料资源供给依然偏紧;我国动物防疫基层基础设施和兽医技术队伍力量还相对薄弱,活畜禽跨区调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还不健全。此外,环境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畜牧用地指标紧张等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

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发挥畜牧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是牧医所未来一段时间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袁学志向记者介绍了该所制定的几项重点工作。

首先,牧医所致力于加强区域适度养殖发展方式的宏观研究。2015年一号文件提出“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建立环境消纳能力匹配、饲料资源利用充分、养殖比较效益较高的适度养殖规模是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近年来,牧医所先后承担了农业部奶牛、肉鸡等畜禽品种的统计监测任务,下一步要建立典型生态区的主要畜禽品种的适度养殖规模,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此同时,牧医所还将积极开展主要畜禽品种的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希望能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并依托省级和地市级畜牧科研机构开展示范推广,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袁学志说。

其次,牧医所要积极参与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15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实施畜禽良种工程”。袁学志介绍,作为畜禽育种的国家队,牧医所要认真牵头做好肉鸡、肉牛、肉羊等遗传改良计划的发布和实施,积极参与其他畜种的遗传改良计划;同时加快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建设,做好相关遗传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

再次,要想办法支撑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2015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形势逐步好转,但仍面临着违法添加物以及生产过程中霉菌毒素、兽药、重金属等残留污染物的威胁,缺乏涵盖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规程成为制约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袁学志说,下一阶段,牧医所将以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评价技术及生产规程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为载体,与优势单位协同攻关,为重振消费信心、推动奶业生产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最后,要加快苜蓿高效种植配套技术研发集成。2015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苜蓿等饲草料种植”。袁学志说,与进口苜蓿比,国产苜蓿产量低、质量差,种子繁育体系不健全,栽培管理水平整体较低。牧医所要利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计划”实施的契机,深入开展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有针对性地解决苜蓿示范区建设过程的关键性技术难点,有效突破苜蓿产业链条中的技术瓶颈,为保障苜蓿示范片区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上一篇:【农民日报】我国畜禽种业从依赖进口到走出国门——第四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暨白羽肉鸡“中国芯”走向“一带一路”交流会在京举办 下一篇:[新华社]中国奶协:我国人均奶类消费为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