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应我所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院士和张景昱研究员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双方重点围绕牧草新品种定向分子育种及其在发展生态草牧业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交流期间,种康院士做了题为“水稻低温感知信号网络与分子设计潜力”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低温下膜蛋白COLD1感受寒害信号后,水稻植物防御与发育平衡间的协调机制。种院士指出,一方面,细胞质中OsRGA1和OsCIP1/2蛋白通过Ca2+信号系统从正反两个方向调控耐寒性;另一方面,细胞核内激酶OsMAPK3磷酸化修饰转录因子OsICE1的Ser433来促进渗透保护剂海藻糖的合成,从而赋予水稻耐寒性。种院士还分享了利用 COLD1 基因模块结合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水稻抗寒新品种“嘉禾优7号”的成功经验。最后,种院士结合“十四五”时期打好种业翻身仗,确保我国饲料粮食安全等问题,对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在牧草及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报告结束后,在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杨青川研究员、康俊梅研究员的陪同下,种康院士一行参观了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学术交流,而且为双方在未来牧草新品种定向分子育种方面的合作研究搭建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