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我国肉类产量7639万吨、禽蛋产量3468万吨,均位居世界第一;牛奶产量344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目前,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和种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逐步增强。形成较为完善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原产地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护与遗传材料保存相补充、国家与地方相衔接,建成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199个,省级场、区、库458个,保护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部启动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近年来,我国以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等为素材,培育出100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黄羽肉鸡全部是自主培育品种,京红、京粉系列蛋鸡配套系打破了国外公司的种源垄断,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填补了我国瘦肉型白羽肉鸭原种的空白。三是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步建立。在农业农村部推动下,多种形式的联合育种组织相继成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逐步建立,一批集种畜禽选育生产、商品畜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在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指导下,依托在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的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联合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建设和完善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了777个畜禽品种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共享;以冷冻精液、冷冻胚胎和体细胞等形式长期保存了300多个地方畜禽品种种质资源,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保存的多样性;对收集资源进行了基本性状鉴定,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种质资源,支持了一系列重要畜禽新品种的培育。
据悉,“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加快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项目立项和建设,实现我国畜禽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核心功能。以资源库为平台,重点攻克畜禽配子超低温保存与复原技术,发掘高效、优质、抗病、节粮的新种质和新基因资源,构建长期安全保存和更新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组鉴定评价体系。力争将资源库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打造畜禽种质资源战略保存的“全球库”,成为世界领先的资源创新中心,为我国现代种业自主创新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