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见习记者 马嘉)进入7月以来,猪肉价格加速上涨。据商务部监测,7月6日-7月12日全国肉类价格稳中有涨,其中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为47.91元,比上一周上涨3.5%。与此同时,多家猪企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都出现大额盈利。随着扶持政策的推进,猪肉产业将会如何发展?相关专家表示,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两轮疫情将会推动猪肉产业提升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走向全产业链发展方向。
上半年业绩报喜 多家上市猪企利润可观
多家上市猪企今年上半年业绩“爆发”。根据已经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主打生猪养殖业务的猪企均出现大额盈利,如牧原股份、金新农、正邦科技、新希望六和等。其中金新农净利润同比涨幅最高为1028.02%;牧原股份净利润最高达110亿元;新希望六和净利润最高达32亿元,同比涨幅最高为104.88%。
疫情期间冷冻猪肉交易市场波动较大,在此次猪肉的“涨价大潮”中,提供商品猪肉、冷鲜、冷冻猪肉的企业业绩也有增加。7月14日,龙大肉食发布业绩预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最高达3.1亿元,同比预计最高涨幅224.37%。
随着业绩喜报到来,最近上市猪企的股价也一路上行。同花顺数据显示,7月14日有17家猪肉龙头股上涨。
与此同时,生猪养殖企业受益明显。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到生猪价格的影响。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猪积压,随后生猪供应量减少,目前市场上110-120公斤标准体重的生猪供应尤其少。当消耗一部分生猪后,生猪价格因供应不足反弹,从而带动猪肉价格上涨。”
生猪养殖现盈利 猪肉价格将平稳回落
“去年6月份,生猪养殖已经进入盈利期,从8月份开始盈利明显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生猪养殖开始进入高盈利期。尽管从今年2月底至5月底,生猪价格连续13周下跌,但是生猪养殖从3月至5月依然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后期生猪价格上涨后,生猪养殖的盈利水平再次提升。”
生猪养殖盈利凸显,更多育肥户进入市场补充供应。“生猪价格上涨,有一部分育肥户可能买体重稍大的猪,一两个月就准备出栏投入市场,赚这部分钱。”王亚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育肥户集中补栏、集中出栏对行情有拉低效果。
在业内看来,猪肉价格将稳步回落。其中,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进口猪肉增加将进一步稳定猪肉价格。“从去年9月开始,国家不断加大储备冻猪肉的投放力度。截至7月15日,今年储备冻猪肉已经投放24次,累计45万吨。”朱增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而海关总署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猪肉212.3万吨,增加1.4倍。
此外,促进生猪生产恢复的政策自去年9月开始在各地落实,在政策保障和养殖效益的拉动下,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带动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九个月恢复性增长。
“我们预计猪肉价格在7月中下旬平稳,有可能在7月下旬进入下行通道。9月、10月价格回落幅度将趋于明显。”王亚男表示。
涨价热潮过后 猪肉产业将如何发展
我国猪肉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规模化、集中度有待提高。中国畜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CR3(业务规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5.6%,其中温氏股份的市场份额约占3.2%,牧原股份约占1.6%,正邦股份约占0.8%。
当前,国内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繁自养,如圣农发展、牧原股份;一种是“公司+农户”模式,如雏鹰农牧、温氏股份。目前来看,后者发展势头正猛。
朱增勇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未来猪肉产业的集中度将提升,纵向整合加速。“自2015年以来,‘公司+农户’促进产业分化,非洲猪瘟后加速了产业分工进程和产业纵向整合。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游的饲料和下游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始进入养殖环节,养殖企业也探索进入屠宰加工领域,向全产业链发展,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全产业链的企业是发展方向之一,纵向整合的企业未来数量会增加”。
在纵向整合中,屠宰和养殖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朱增勇表示,短期可能通过生猪收购协议、建立养殖基地来保障供给;长期来看可能会通过控股、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加强整合力度。